715【最后一課】-《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大經(jīng)筵,王淵最后一次給皇帝講課。
內(nèi)閣、六部、六科、五寺、通政司、都督府,甚至是司禮監(jiān)、御馬監(jiān)的主官,都齊聚一堂聆聽太師講學(xué)。
王淵到場之時,眾臣齊刷刷起立致敬。
以前或許摻雜其他因素,但這回行禮卻發(fā)自真心,誰都知道王淵不會再回大明。
不多時,皇帝升座。
朱載堻說道:“今日經(jīng)筵大會,不講尋常科目,太師可暢所欲言。”
王淵掏出一本小冊子:“臣丁憂期間,還著有一書。陛下可刊印四海,也刻束之文淵閣。”
群臣皆驚,之前那本《宏觀經(jīng)濟學(xué)》,都被譽為經(jīng)世濟民之術(shù),太師竟然還藏著一本更厲害的?
朱載堻問道:“此書是何內(nèi)容?”
王淵答道:“書名《歷代田畝制度》。從西周至國朝,只是國朝部分,或許有些褒貶太祖,因此臣不敢輕易示人。”
朱載堻又說:“當(dāng)今官員士子,都欲再復(fù)盛唐景象。太師便講一講唐代的田畝制度吧。”
“敢不從命。”王淵起身走到主講位。
文武百官,太監(jiān)侍衛(wèi),皆靜待聆聽。
王淵整理衣袖,說道:“唐代田畝制度,當(dāng)從北魏時說起。北魏乃異族政權(quán),初時沒有賦役制度,朝廷甚至不給官員發(fā)放俸祿。那該如何解決財政呢?朝廷靠搶,官員靠貪。北魏馮太后執(zhí)政,收無主荒地為國有,再將土地分配給流民。如此,北魏有了賦稅制度,并且有錢糧發(fā)放官員俸祿,從此北魏官員搶劫百姓屬于非法行為。這就是隋唐均田制的起源!”
“為何當(dāng)時可以實行均田制?因為整個北方都被打爛了,人煙稀少,荒田遍布。”
“到了隋煬帝時期,由于人口較之北魏大量增長,朝廷嚴重缺少土地分給百姓。這是造成隋朝滅亡的主因之一,今日且不講隋朝,只說唐朝田畝制度。”
“唐因隋制,均田制也繼承下來。隋末大亂,人口銳減,均田制再度可行。貞觀盛世是怎么來的?均田制加上府兵制而已。全國絕大多數(shù)土地,都歸朝廷所有,以世業(yè)田、口分田的形式分給百姓,百姓不但要給朝廷交租,還要給朝廷打仗,而且是自備兵甲打仗。在唐代初期,特別是關(guān)中一代,全民皆兵,兵農(nóng)合一。”
“但是,這種田畝制度,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門閥和貴族,完全處于免稅狀態(tài)。以門閥和貴族的勢力,只需百十年,就能大量兼并土地。如此一來,到了唐玄宗執(zhí)政時,占據(jù)大量田畝的門閥貴族,可以不給朝廷納稅。而占有少量田畝的農(nóng)民,卻必須承擔(dān)整個國家的運轉(zhuǎn)。如此,朝廷就沒錢了,唐玄宗窮得很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秀山|
新津县|
德昌县|
稷山县|
资兴市|
陵水|
曲靖市|
奇台县|
鞍山市|
孝昌县|
巫山县|
吴旗县|
兴义市|
监利县|
务川|
米泉市|
平塘县|
巫溪县|
马龙县|
巴东县|
大余县|
乐清市|
闵行区|
定日县|
无棣县|
浦江县|
广河县|
凤庆县|
嘉祥县|
盱眙县|
邳州市|
泽州县|
深圳市|
玉树县|
顺平县|
南通市|
安化县|
水城县|
阳城县|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