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聞言,忠順王沉思片刻,隨即問道:“不知皇兄準備讓其擔任何職?” “戶部有尚書一名,左右侍郎各一名,其下便是郎中數名,以及主事多名。 如今戶部尚書年邁,之后接任的必然是戶部左侍郎張繼忠,等張繼忠擔任戶部尚書之后,右侍郎何志高便會成為左侍郎。 朕雖然有意將賈環提拔為右侍郎,但是又覺太過了,可若只是郎中或者主事,卻又沒辦法整治戶部。”孝康帝直言。 忠順王點點頭,雖然他知道孝康帝有意提拔賈環,可不管怎么說,讓一個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下子提拔為正三品的右侍郎,實在太過了。 思忖片刻,他便開口道:“皇兄有所為難,臣弟明白。 但右侍郎品級太高,確實不合適,一旦真將他提拔到這個位置上,恐會引發朝野非議。 依著臣弟的意思,戶部郎中正合適,正六品的官職,只比他之前的從六品翰林院修撰高半級,再加上我朝本就有辭官歸來升半級的常例,再合適不過了。” 說到這兒,沒等孝康帝皺眉,忠順王就笑著繼續說道:“皇兄的意思,不過是怕賈環官職太低,沒辦法處理戶部的事情罷了,既如此,何不在警告一番?” “警告?” 孝康帝有些疑惑,警告誰? “正是,皇兄應該了解,張繼忠和何志高二人,都是父皇在位時期提拔起來的,如今父皇久居龍首原,根本就不會再理會朝中之事。 而張繼忠與何志高二人不是蠢蛋,自然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如今皇兄已然掌握朝政大權,父皇也不會再貿然插手政務,皇兄還怕警告二人之后,他們能夠翻起什么浪花來嗎?” 忠順王侃侃而談,仿佛一切胸有成竹般,不過,孝康帝聽完之后,眉頭緊緊皺起,隨即又搖了搖頭說道:“此舉不妥,不管怎么說,張繼忠與何志高二人都是兩朝元老了,貿然警告,恐生變故。 罷了,戶部郎中就戶部郎中吧,朕雖有心提拔賈環,但其中牽扯過大,何況,揠苗助長的道理朕也不是不明白。” “哈哈哈,皇兄英明,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看來皇兄已經深得其中三味了!” 突然間,忠順王哈哈大笑起來,看樣子非常高興。 見他這般,孝康帝哪里還不明白,他這兄弟竟然在這里等著他呢,不過他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笑了笑說道:“你啊你,還是和以前一樣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