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敲定了酒的事情。 甄堯欣喜萬分。 他前往薊縣府,批發了足夠多的酒和鹽。 為了感謝袁熙,鹽的價格,給的是滿價--- 10000錢一石。 一次性批發了二十石鹽,價值二十萬錢。 酒的價格是800錢,批發了5000瓶,價值四百萬錢。 ........................ 就在甄堯前腳剛走。 造紙廠的侍衛們送來了新制造的白紙。 以蒸汽機催動各類大型的機器,將竹子碾碎、去除雜質、漂白,再以壓榨機重力擠壓,制成一張張白潔無暇,且帶著竹香味的紙。 袁熙提筆在一張紙上寫了兩個字----熙紙! “公子...。” 荀諶聽說白紙出世,滿懷期待的跑到了刺史府。 看到袁熙在白紙上提的字,荀諶贊道:“好字、好紙...。” “荀先生試試看,這紙的質量怎么樣?”袁熙把毛筆遞給荀諶。 荀諶拿在手里,都舍不得落筆。 他記得尋常的白紙,是由麻和樹皮制成的,且粗糙不堪,不便于書寫。每每落筆時,墨跡都會散開,造成寫的字形扭曲。 最重要的是壽命短,只能保存幾年。 幾年后就會損壞。 荀諶仔細的端詳袁熙制成的熙紙,潔白無瑕,質量極好,便是問道:“公子,這紙能保存幾年啊?” “幾十年吧。” 袁熙隨口回道。 其實他也不知道能保存幾年。只是根據紙的質量和后世的紙相比,作出的猜測。 荀諶滿懷欣喜的道:“熙紙一出世,竹簡和絹帛就無用了。凡是有錢的勢力,都會爭相購買。公子今后再不用愁糧餉的問題。熙紙、細鹽和瓊漿玉液酒,能填補一切的開銷。” “嗯。” 袁熙也是很有信心的。 有了這三樣東西,錢糧就會像流水一樣的進入幽州,充實幽州的庫房。不管是用于軍旅、救濟百姓、還是購買各類動物,都有了穩定的來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