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十匹程家織錦,一本厚厚的手札,最重要的是還有一位手藝精湛的織娘。 程家織錦固然是好看,燦如朝霞,淡如春水,不愧遠近聞名備受覬覦的程家織錦大名。 手札自然不是程家織錦秘技,但里面程老先生親自批注的織造技術,要是放到外面去,大大小小的布莊都能搶破了頭。 而那位叫閔秀的織娘,卻是拿著身契和一封書信一并來的。 看過信后,衛晞也明白過來程老先生為何會送這個人過來了。 其一自然是這位織娘的技術最為精湛,其二,卻也是希望衛晞能稍稍庇護一下這位女子。 閔秀容貌極好,身世卻坎坷。 她是程紀娘親的一位表妹的女兒,論親緣的話早已經出了五服。十多歲時先是跟一位秀才定了親,哪知道就在她開始心懷期待備嫁的時候,那位秀才出門趕考,一路順利考到進士,后來被榜下捉婿,成了京城一位三品大員的女婿。而遠在家鄉的閔秀,毫無預兆地收到了一封退親書。 然而屋漏偏風連陰雨,又過不到一年,閔秀的家鄉突發洪水,一家人在逃荒途中,紛紛失散。 閔秀流落到越州,恰巧碰上了當時還在世的程家少夫人也就是程紀娘親,被帶回程家布莊,自此安頓下來。 但現如今程家布莊因著多方覬覦又眼看后繼無人,頗有風雨飄搖之感。 前不久還有一位官家公子在布莊偶遇閔秀,驚艷之下欲納入府中。 問過閔秀知她不愿后,程老先生在多方權衡之下,又在知道衛晞所設的學堂教導的都是什么后,便拍板決定把人送到衛晞這里來。 現在又連著謝禮一起,再加上那本手札,其中含義自然是心照不宣。 衛晞看過信折好放在一邊,方抬眸看向一旁端端正正站在那的閔秀。 大概是在布莊里大部分時間都差不多是與世隔絕,閔秀的身上給人一種沉靜內斂的感覺。但衛晞對上她的眼睛,便能看到其中看透世事的平和。 這是一個歷經坎坷,仍舊不悲不怨,只管好好做事做自己,平和如初的女子。 衛晞表示很滿意。 “閔姑娘,今后你便留在這學堂里,”衛晞說著又把手札往她面前推了推,“手札也給你,學堂里現在都是一些孤兒,我會問過他們,若是有想要跟閔姑娘學習織錦的,還望閔姑娘不吝教導?!? 在來之前,程老爺已經跟閔秀透露過一些,她自是不覺意外,聞言忙應道:“還要多謝衛二小姐的庇護,這是應當的?!? “走吧,孩子們這會都在中樓讀書,我帶你去見見?!毙l晞說著起身領路。 閔秀接過小七遞過來的手札,忙抬腳跟上。 到了中樓,恰巧碰上孩子們中途休息,衛晞便帶著閔秀上了二樓。 朝抬頭一臉好奇看過來的孩子們介紹閔秀道:“這位是新來的先生?!?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