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皇太孫更是差點沒有脫口咆哮,燕錦是頭一份,那他算什么!好在這段日子,皇太孫經歷了不少事,又被老鎮國公提點了,他總算知道什么叫做忍。 皇太孫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壓下了心頭的酸澀,笑著道,“皇祖父說的很是。四堂弟是我們這一輩里極為出色的人啊,尤其是在武功軍事上,更是遙遙領先,我這個當堂哥的,也自愧不如啊。” “皇太孫說的很是。錦兒在武功軍事上的確是比你出色多了。邊關多少年不曾出事,為何皇太孫你一去邊關,就立馬出事。不止如此,就連楚英楠一家子也死了個精光。哦,說錯了,楚家還有一個男子楚浩然活著,一個嫁到京城的姑娘也活著。” 開口的是趙王,他如鷹隼般的眸子直直看向皇太孫,半點也不避忌。 皇太孫心里一怒,趙王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他是故意在皇祖父面前下他的臉不成! 楚王和韓王眼里不約而同劃過一絲喜意。 孝康帝因為發現了燕錦這出色孫兒的喜悅心情,也因為趙王的話而驟然失落了許多。 孝康帝深吸一口氣,淡淡道,“老二,今日是家宴,你酒喝多了,怎么現在就開始胡說八道了。” 趙王一步不讓道,“兒臣沒有胡說八道。兒臣說的都是實話!兒臣心里就是好奇,為何皇太孫一去邊關,這邊關就立即出了大事。這件事一直縈繞在兒臣心里,兒臣心里百思不得其解,希望父皇能為兒臣解惑。” 孝康帝的臉色更難看了。 皇太孫再也忍不住了,怒道,“二皇叔這是什么意思!?難道是在指責孤害的邊關大敗不成!” 邊關那兒究竟發生了什么,趙王,楚王還有韓王都清楚的很,也真虧的皇太孫能在他們跟前面不改色地質問。 “聽到皇太孫的話,本王還真的想起來了。話說不就有兩條傳得厲害的流言。其中有一條就是說導致邊關大敗的人是皇太孫你!皇太孫在邊關可做了不少好事,軟禁楚英楠等軍中將領,奪了軍中事務交給那姓戚的老匹夫!還有十萬大軍葬送在困龍嶺,邊關一敗涂地,導致大涼鐵騎沖入大晉腹地,死傷無數,哀鴻遍野,民不——” 孝康帝大聲喊了一聲,“老二!”語氣里已經含了怒氣。 皇太孫是真想站起來求孝康帝為他做主,但是趙王所說都是真的,他擔心要是他真的說什么討公道,孝康帝會真的查這件事,那他就—— 皇太孫恨極了提起這件事的趙王,只恨不得將趙王給千刀萬剮了! 趙王絲毫不懼孝康帝的怒色,起身,來到大殿中央,宛如毅力挺拔的青竹,寧折不彎。 “父皇也該知道兒臣的性子,兒臣從小就是極為喜歡較真的人。以前是,現在是,將來還是。兒臣心里存著疑惑,求父皇解答。話說兒臣還真不弄明白父皇的意思。導致邊關大敗的人究竟是誰。 若是楚英楠,那父皇為何要厚賞于楚家。哪怕楚英楠曾經立下大功,但是功不抵過。楚英楠以前所有的功勞,憑那一敗,就該功過相抵才是! 若是皇太孫——” 趙王說著,無不嘲諷道,“那他還配當皇太孫嗎?” “孤不配!難道趙王你配做皇儲不成!”皇太孫也是氣急了,竟然當眾跟趙王吵了起來。 趙王嗤笑道,“皇太孫不必拿話激本王。就是皇儲的位置送到本王的面前,本王也不會伸手拿的。本王從小就是個愛較真,喜歡享樂的性子。要本王每天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本王可不愿意受這罪。父皇想必也知道兒臣的性子吧。現在還希望父皇你能為兒臣解惑。” 能直言對皇位沒興趣的,也就只有趙王了。楚王和韓王可不敢,他們擔心要是在孝康帝面前說這樣的話,孝康帝就真的信了,那他們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孝康帝氣得月匈膛上下起伏,死死盯著在大殿中央的趙王。 君王一怒,伏尸百萬! 孝康帝此時身上散發著作為帝王的無限威儀,泰山似的壓在趙王的身上,但是趙王連眼皮子都沒有動一下,就那么站著。 “老二,回你的座位坐好!” “請父皇給兒臣一個答案。” 孝康帝氣得將桌上的酒水菜肴全都揮落,身旁伺候的宮人,皇太孫,韓王還有楚王等也紛紛跪下,只有趙王仍然站著。 燕錦跪著時,偷偷看了眼趙王,他這個王叔可真是有膽子,這膽子真不是一丁點的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