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兄弟想差了,你我當初為何起兵造反?還不是因為楊廣倒行逆施、窮兵黷武,搞得民不聊生,活都活不下去了,除了造反,沒別的辦法! 這個楊廣,我早就看透了,別瞧他下罪己詔,信誓旦旦的要痛改前非,與民休息,那不過是迫于你我這般義軍如今鬧得天下沸騰,隋室朝廷搖搖欲墜,他行的緩兵之計罷了!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待到局勢穩(wěn)定,義軍們解甲歸田,他楊廣必然還會生出幺蛾子來!” 杜伏威稍一沉吟,便故作不屑,說出這么一番話來。 李子通將酒壺放下,詫異的問道“那義兄剛剛為何要與那兩個小混混說道招安之事?” “哈哈,楊廣行緩兵之計,難不成我等便不能也行緩兵之計么!?”杜伏威大笑著說道。 “哦?緩兵之計?義兄真如此作想?”李子通將信將疑。 輔公祏和王雄誕面面相覷,也鬧不清楚杜伏威到底作何打算了。 將眾人表情收入眼底,杜伏威心中暗嘆,若非要穩(wěn)住李子通,他也不愿意欺騙輔公祏、王雄誕,畢竟這二人乃是他統(tǒng)領(lǐng)江淮軍的中流砥柱。 但李子通麾下兩萬余東海軍,特別是那萬余老卒,實在是太過重要。 別看杜伏威如今大規(guī)模擴軍,麾下已有近十萬軍隊,但真實戰(zhàn)力恐怕還不如擴軍之前,真正能打的也還是之前的一兩萬老卒。 所以,李子通麾下的東海軍若是不穩(wěn),他杜伏威如今的大好局面便有傾覆的危險。 “李兄弟可知夏躍此人?”杜伏威反問道。 李子通自然知道名滿天下的夏道主,自然知道畢玄、傅采林的舊事,自然也知道慈航靜齋、凈念禪院和陰葵派折戟沉沙的故事,因此點點頭。 “那李兄弟可知王世充的事情?”杜伏威又問道。 這一點,李子通就有些一知半解了,他只知夏躍南下以叛逆罪擒殺了王世充,至于其他的就不曉得了,“王世充之事到底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