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馬六好奇的問了網站管理,網站管理告訴他,錄槍版的哥們錄了半個小時,實在堅持不下去,罵罵咧咧的就走了。 馬六頓時懵了。 之后,這個消息在網上傳開,更是被網友們奉為一段“佳話”。 歷來春節檔爛片不少,但是今年像這么爛的,確實是頭一次見。 與此同時,柳承路看著網上的惡評,心里越來越涼。 金賢希已經讓他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只是他沒想到,這個失敗,是如此的徹底。 他回憶了一下自己的拍電影的過程。 明明,和幾年前華夏電影的制作水平一樣啊。 為什么這一次會失敗的如此徹底! 實際上,他還沒有看到,其實,人們對影視的要求早就改變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為什么《戰狼2》的票房那么高,電影質量過硬固然是最基本的,很多人說另一個原因是愛國主義。 其實不然。 因為華夏的觀眾被喂了太久的“屎”了。 忽然出現一部有很多干貨的電影,觀眾的心里就會不自覺出現一種“報復性”消費的觀念。 什么意思。 比如以前看小時代,很多人看了就看了,最多吐槽一句。 但是看了戰狼后,他們會給自己的父母買一張電影票,或者給自己的親戚買一張電影票,一起去看。 只有質量過得去的電影年輕人才愿意帶家長或者朋友去看。 春節檔的電影更是如此。 平行世界的《流浪地球》為什么那么火? 真的論特效,實際上和好萊塢頂級大片還有差距。 但是華夏的觀眾忽然發現,原來我們也能拍出這樣的特效大片! 于是,年輕人仿佛炫耀式的帶著父母去看,帶著孩子去看,帶著朋友去看。 年輕人很愿意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其他年齡段的人認同,但是如果都是《小時代》或者《浦東堡壘》這類的,如何讓長輩對自己的愛好認同? 你帶著父母去看小時代,說自己就喜歡看電影,父母就會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啊,喜歡的東西自己都理解不了。 你帶著父母去看《流浪地球》,父母會覺得原來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這么精彩。 這就是差距。 而且,質量時代來臨,觀眾習慣吃“屎”之后,忽然有一天吃到了饅頭,那么他們怎么可能再回過頭去看爛片。 如果再推5年,《浦東堡壘》的票房不會太差。 但是現在,質量時代來臨,洪塵和吳戰這樣的實力派演員用作品提高了華夏觀眾的審美,柳承路這樣的人,注定只能成為炮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