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維也納城,到處都是翻滾的濃煙,黑色的濃煙遮蔽了蒼穹,破損的城墻有石塊掉落,維也納的民兵拖著戰死的士兵的尸體,在城中掩埋。 阿提拉、鐵木真大軍對維也納進行持續幾日的攻城,導致維也納城陣亡的守軍數量多達三萬人! 維也納攻防戰的慘烈超出了斐迪南的想象,防守維也納的職業士兵有十萬,從維也納城中征召的民兵也有10萬,相當于20萬士兵防守維也納城。 然而,普通征召的民兵,對蒙古人擁有的投石機大為恐慌,需要斐迪南派出督戰隊進行監督,這些民兵才不會臨陣逃脫。 然而,縱使如此,這些民兵的士氣在蒙古人的投石機轟擊城池時會大幅度下降,他們的戰斗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投石機不僅僅是威力巨大,而且對士兵的心理具有震懾效果,降低守軍的防守力量。 “按照這樣的速度,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維也納可能就會失守。” 斐迪南推斷維也納城淪陷的時間。 剛開始守軍力量充足的時候,被蠻族大軍攻陷的可能性還比較小。但是,越到后面,守軍的力量不足,可能被攻陷的概率大幅度上升。 維也納這么大的一座城池,也需要足夠的力量才能防守。 “但愿亞歷山大、凱撒等人,可以及時組織兵力進行反擊。否則我根本防守不住。你們將我的意思轉達給亞歷山大他們。” 斐迪南一個人獨木難支。于是,他派出了一隊奧地利的騎兵先去告知亞歷山大和凱撒等西方領主,請求援軍。 亞歷山大他們必須要在一個月內重新集結兵力,支援維也納。 一個奧地利大公國的武將率領大約幾百名精銳的騎兵,以全身甲騎士為先鋒,強行突破城外大軍的包圍,向亞歷山大他們所在的林茨城方向疾馳! “陛下,有一支騎兵順利突圍出城,其方向是位于多瑙河上的林茨城!他們的目標有可能是向亞歷山大請求援軍,請陛下不得不防!” 當奧地利騎兵從維也納突圍時,作為匈人帝國首領的阿提拉第一時間得知這個消息,他立即召集所有的盟友。 阿提拉自然意識到,西方領主正在集結兵力,準備第二次與他決戰。 上一次西方領主大軍兵力尚未集結完畢,所以阿提拉他們有絕對的兵力優勢。而這一次,亞歷山大、凱撒等領主故意留下斐迪南一個人固守維也納城,拖延阿提拉他們的進攻進度,就是為了爭取時間集結兵力。 阿提拉不能讓這些西方領主順利集結兵力,否則勝負難料。 “鐵木真、速不臺,我需要你們的力量,你們率領騎兵攻擊林茨,擊敗位于當地的西方領主大軍。” 阿提拉打算再次借助鐵木真的力量。 鐵木真的臉色并不好看:“僅僅憑借我與速不臺的力量和兵力,難以擊敗他們。” 鐵木真并非魯莽之人,西方的領主們加在一起,其軍力和武將數量極其可觀,即使是鐵木真和速不臺聯手,也不可能再現奇襲匈牙利王國的成功。 西方領主的聯軍,羅馬共和國擁有的名將,其中就有不少王級、皇級的統帥。這些武將的騎兵未必有鐵木真、速不臺那樣可怕,但他們對步兵或者弓弩手的加成,可能比鐵木真、速不臺對步兵和弓弩手的加成還高。 而且西方領主大軍經過上一次大戰,已經意識到鐵木真會經常使用奔襲或者迂回的騎兵戰術,他們會對此進行防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