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要我總看兵書,失敗他就追不上我。 “報,主公,荊州有戰報傳來。” 孫權這才放下手中的竹簡,接過戰報,難不成是公瑾那里有情況發生! 江陵城被攻破了? 孫權心生激動,打開一瞧,原來是劉備占據的荊南四郡之一長沙郡發生蠻兵叛亂。 五溪蠻人率領兩萬大軍前來攻打益陽小城,正值關平率領五百士卒巡視益陽縣,雙方接連打了三次。 關平三戰三捷,連續斬殺十九名蠻將,俘虜數千蠻兵,還殺了五溪蠻王洛比柯,幾日便平定了叛亂,聲震荊南四郡。 戰報大概就是這么個情況。 孫大帝看完關平這封戰報后,心情更加低落了。 憑什么關平他用兵就那么的優秀? 就說山越以及五溪蠻人的戰斗力低下,可也不能光憑五百士卒就打的數萬五溪蠻人大敗,連他們的王都被殺了! 想他孫權接管江東大權,已有九年,可近些年戰事進行的頗為不順。 僅有的一次震驚天下的赤壁大戰,他的作用不過是斬案立決心,贏了也是公瑾的戰績,與他無關。 孫大帝當時給周瑜三萬人馬,剩下的士卒全掌握在手中,心想著萬一公瑾戰敗,他還有第二道防線呢,到時候力挽狂瀾。 結果公瑾贏了,用不到第二道防線,沒給孫大帝表現的機會。 故而孫大帝就想著趁此次赤壁大勝,也要證明自己的軍事才能,結果連小小的合肥城都沒有拿下。 現在張八百還未曾入主合肥,依舊在平叛,合肥城也未曾進行整修。 合肥城中并無曹操麾下名將,只是揚州刺史溫恢在守城,別駕蔣濟已經隨軍突圍出去,前去請援兵了。 溫恢可不是什么名將,只是干吏。 連這樣的對手都打不下,孫大帝他心情能好的了嗎? 孫大帝本想著在長江上兩開花。 結果公瑾那里也沒開花,他這里也沒開花。 相比于公瑾,自己還是有優勢兵力的,而且合肥也不如江陵城池堅固。 公瑾倒是與曹仁打的有來有回,可自己這邊卻是沒什么進展。 孫權此時的心情,當真是經歷著人生的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 “這關平關定國當真,當真是有幾分本事的。” 孫權停頓了一下,一副看著別人考了100分,可自己卻沒有及格的個位數,莫名心酸,以及暗暗不爽。 我哪里變得這么差了? 一定是那些蠻兵戰力太差,若是我去平叛,也能有此戰果。 孫權隨后把奏報遞給一旁的諸葛瑾。 諸葛瑾則是快速看完之后,摸著胡須道: “關平乃是當世名將關羽之子,勇武之余,兼有智謀,有此結果,倒也不足為奇。 主公不必與之比較,關定國乃是將才,而主公乃是君主。” 諸葛瑾的話很簡單,主公走的是君主的路線,又不是從小經歷過戰火的,不必與他相比較。 行軍作戰,那是人家吃飯保命的法子,主公咱們不能拿自己的興趣去與人家的專業技能相比較啊! 主公敗了,尚有將士保命后撤,若是他們敗了,怕不是得身首異處。 孫權摸著紫色的胡須倒是沒有言語,他父兄也算是大漢名將,想我父兄的勇武以及用兵那也是頂尖的。 我不用與關平他相互比較? 這可能嗎? 諸葛瑾繼續寬慰自家主公:“現如今主公久攻合肥不下,只是身邊并無多少良將,莫不如從大都督手下調撥幾個將軍過來。” 孫權摸著胡須在沉思,久攻合肥未下之責,絕不在我,子瑜之言似乎有些道理。 僅靠著太史子義一人,怕是有些孤木難支,理應多叫幾個人來幫忙。 孫家在江東屬于次等大族,也就是排不上門面,家族的社會地位不夠強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