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掙脫了噬元獸的擁抱,錢松又試了好幾次,比如說變成牛啊羊啊鹿啊兔子啊什么的,無一例外,全都無法變化完全,只能變成“獸人”。 怎么說呢?就像是化形不完全的動物精怪。 就和之前變成貓人一樣,他本想化作水牛,結果變成了“牛魔王”的樣子,身高兩丈,牛首人身; 他想化作獅子,結果變成了“獅身人面像”的樣子,怎么看都很滲人; 他想化作天鵝,結果變成了背生雙翼的“天使”,正宗的“鳥人”。 總之,看到他的人,很可能會以為他是從山海經里走出來的怪物——人首蛇身啦,人面山羊啦,怎么獵奇怎么來。 變化術的目的是什么? 偵查、隱藏、躲避。 從這些功用方面來說,這個法術在錢松這里,變異成了廢物一般的存在,著實讓錢松郁悶了好久——不變還好,變了更引人注目了好吧? 不過好在,這種變異也不全是弱點,變化之后的“獸人”肯定比這種野獸本身強大。 就拿“牛魔王”來舉例吧,如果是原版的變化術,就真的只能變成一頭真正的大水牛,而且徒有其表,連耕田都耕不動。 可是變異之后的法術,讓錢松變成的牛頭人強壯無比,身高兩丈是什么概念?6.66米!他在屋子里根本就無法站直,只能彎腰跪地,否則頭上尖銳的牛角能把樓層頂個窟窿。 而他變成的“天蛾人”,翼展只有兩厘米,雖然長得很抱歉,但來去無聲,不注意看腦袋的話,會以為他就是普通的撲棱蛾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個法術在“偵查”方面的短板。 噬元獸玩瘋了,它興奮地在茶幾和沙發上跳躍著,試圖抓住錢松變成的“撲棱蛾子”,就像在花叢中撲蝶的小孩子。 錢松也樂得逗自家的貓咪玩,一會兒變成蜻蜓人,一會兒又變成“瓢蟲人”,或者變成一蹦三尺高的“螞蚱人”,和噬元獸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 打打鬧鬧地,他們從客廳玩到廚房,從廚房玩到臥室,又從臥室玩到了陽臺,直到錢松撞到了一個人。 是的,你沒看錯,他撞到人了。 可是,他家陽臺哪來的人呢? 有啊,蟻人斯科特來了好一會兒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