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乘客們先下,先不急著考察。 客機客艙里就有些行李,那個3立方的行李艙里更是塞著不少裝備。 余歡水也干活,就讓蒂娜在那指揮物資的安放。 島嶼在這一片就高處水面一米多。 一眼望過去,呈現(xiàn)不規(guī)則的平坦地形,地面上沒有任何的樹木。 只有苔蘚、地衣,還有這個季節(jié)才有的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低矮草本植物。 地勢很低,但這里不是被海包圍,所以不用擔(dān)心漲潮。 在巴尼選定了扎營的位置后,這營地安排就交給了蒂娜也有比較豐富的野外扎營經(jīng)驗,至少比余歡水經(jīng)驗豐富。 卸完客機上的物資后,巴尼們就去搭帳篷。 這回用的不是小型的快開帳篷,而是比較大的那種軍用帳篷,要搭兩大一小一共三個。 小的那個是余歡水和麗智、蒂娜的,大的一個住人,另一個堆放物資。 島嶼上露出不少薄薄的土壤,不過為了保險,搭帳篷是用大榔頭把巖釘直接砸進巖石里,用繩子拉緊后保險。 這里目之所及都是平坦地形,要是刮大風(fēng),連個躲的地方都沒有,帳篷必須扎嚴實。 “不錯,我還擔(dān)心有太多蚊蟲。” 砸了最后兩個釘子,搭起個帳篷后,余歡水對著拿著望遠鏡東看西看的蒂娜說著。 “風(fēng)大,等風(fēng)停了不知道會不會圍上來。” 風(fēng)是很大,蒂娜扎著的頭發(fā)發(fā)梢都被吹起來。 這會看過去從頭到腳一身沖鋒衣的蒂娜,還真有點英姿颯爽的味道。 看了眼掛在帳篷布上的一個溫度計:-25度。 一個多小時的忙碌之后,營地算是建立。 把一張輕便的桌子在帳篷外的地面上一擺。 攤上這一帶的航拍地圖,四個角用地上撿的碎石一壓。 “各位,整個島大約20多平方公里面積,其它先不用管,就查看東邊這個突出部的4平方公里土地再說。” 說完,直起身指了指一公里多外的一塊地,又在地圖上點出,道:“那里也能算個島,就最西邊和我們腳下的這個島嶼有那么一丁點連著。 等這邊勘測完,勘探隊的去那邊看看地質(zhì)條件,看能能建起一條2000米飛機跑道。” 專家們對這種需要巨量資金作為支持的舉動已經(jīng)麻木了。 蒂娜倒是問了句:“要這么長?” “有備無患吧,又不用建機場,五六條跑道就行了。等到冬天工人換班估計都得包機,客機比那些c130要方便。要是直租用130,那跑道1500米倒是足夠了。” 不糾結(jié)這個問題了,飛機跑道那是一定要建的,但估計也至少是一兩年之后的事情。 這會大家登陸的位置就是島嶼最東側(cè)這一塊突出部,余歡水拿支鉛筆在地圖上一劃,出現(xiàn)個大體的三角形。 “勘探隊分成三隊,從三個角往中間分區(qū)查。” 幾人一點頭,這就各自出發(fā)。 島嶼上露出的石頭都屬于花崗巖,但是絕大部分的地面覆蓋著苔蘚和地衣,勘探隊不時用鴉嘴鋤鑿一下裸露的巖石。 余歡水就算知道那幾個巨大的金伯利巖管就在這附近,這會也得慢慢找,急不來。 勘探隊完全進入到工作狀態(tài),余歡水和蒂娜、麗智也不好意思去打擾他,也如同三只土撥鼠一樣,到處搜尋、亂挖。 巴尼背著支fal,手里還拿著把巨大的大型鴉嘴鋤在邊上晃悠,冷不丁就去鑿堅硬的巖石,“砰砰”作響,鑿出來的石塊用插在腰間工作帶上的8磅榔頭砸碎了再看。 麗智明顯耐性不足,這才不到半小時就覺得有些無聊,正想返回營地。 這時忽然聽到勘探隊員的話:“老板,有發(fā)現(xiàn)。” 立刻圍過去,只見他手里拿著顆比大拇指大點的綠色礦石晶體。 勘探隊員臉上滿面笑容,聲音都高了一截:“老板,這是綠色透輝石晶體,透輝石晶體非常容易破碎,不可能承受冰川的長距離搬運,它的母礦金伯利巖管一定就在我們腳下。” 工作了這么多年,從沒聽說過有人能在開始搜索半小時就有重大發(fā)現(xiàn)的,勘探隊員都感覺好運氣好的要爆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