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同一個人; 同是在此處; 只是幾個月不見,竟成了大漢的征西將軍,青山侯? 不得不說世事無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曹軍見小廝久久沒吭聲,不得不催問道:“丞相可在府上?耽誤了軍情,你這看門的活計怕是干不長了?!? 曹軍說著說著,竟自顧自的笑了起來。 讓蕩漾在丞相府門前的緊張氣氛一掃而空。 “在……自然在府上,這位曹將軍可直接進去,丞相早有吩咐,若是軍中大將來了無需通報。” 曹軍讓親兵在門外等候,隨后擺了擺衣袖,在小廝滿臉的驚訝中,暢通無阻的進了丞相府。 他這次來可不是見諸葛亮的,而是為了見馬謖。 之前去馬謖府上求見時,府中人已告知他,馬謖自從漢中回來后,便日日來丞相府等候,卻是比以前來的更勤快了。 諸葛亮一如既往的接納了他,倒是傳出了不少新的謠言。 有人說,馬氏五常,個個有才。 這馬謖之才,卻不在戰場上,若使其出使東吳,定能建功。 也有人說兩人相伴多年,有師生之情,丞相念故昔日之情,這才網開一面,饒了馬謖一命。 曹軍心中也猜測過一番。 諸葛亮向來治軍嚴厲,智極近妖,身邊卻沒有能親近之人。 這馬謖在大多數時候,多少能讀懂諸葛亮一半的心思,也算是半個弟子,半個朋友。 換成誰在諸葛亮的地位上,時間長了都會孤獨。 人非圣賢,誰無私心呢? 除此之外,馬氏一族皆為漢臣,馬氏五常皆在不同崗位上為大漢效命,而這馬謖常伴先帝和諸葛亮多年,也立過一些功勛。 可能,諸葛亮也是個念舊的人吧! 這才是曹軍放棄私憤,在關鍵時刻順著諸葛亮心意饒過他一命的原因。 接下來,輪到馬謖還債的時候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