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沈家畢竟不同外面人,宋濂獨自在那里,終是不能掉以輕心。 便覺翌日還是自己送過去更安心,便和鄭容商量好,翌日早早用過飯坐在庭院里,聽見叩門響就開門出來了。 胡夫人坐在馬車里沖他們招手,宋湘牽著宋濂行禮,問她:“一會兒可要先去沈家主宅拜訪?我備了些薄禮,可需一道帶去?” 胡夫人表示不必:“我去了便成,過些日子我再帶上你去拜訪。” 宋湘自然依她所言行事。 一路上寒暄著家常,胡夫人說了下結義親的安排,然后就說了下沈家的情況,不多時就到了學堂門外。 學堂設在沈府西南角門進內(nèi)的一座臨街偏院,這邊原是府里下人的通道,如今學堂搬來之后,原先的通道就往北再移了兩丈,而在學堂往南兩丈又開了個小角門,專供學堂師生出入,并與西南那邊的通道分隔了開來,這便是大戶人家的講究。 胡夫人讓春娘伴著他們進去,宋湘帶著宋濂下車,而后與春娘一道領著宋濂進了門。 門下已經(jīng)有衣著體面的家丁在等待,看到他們便拱手道:“敢問來的可是宋家小公子?” 春娘上前:“我是胡夫人身邊的扈從,來的正是宋家姑娘與小公子。” 這家丁便客客氣氣地引路,并道:“我們家四爺聽說小公子是胡大人推薦來的,已經(jīng)在學堂等待。” 宋湘回想這個“四爺”,很快記起來應該是沈宜均三弟沈宜坤的長子沈楠。 沈楠跟隨四叔沈宜境打理著沈家大宅的庶務,他在此地接待,倒是合情合理。 過門往左走上三四丈游廊,穿過道月洞門,到了座里外兩進的三間小院,門窗都是新漆,庭中松柏蒼勁,設有石桌石椅,并刻有棋盤。 又聽得屋內(nèi)傳來瑯瑯讀書聲,還有三兩個總角小兒由小廝伴著,正在繞著廊柱正在嬉戲。 他們的頭頂上,懸著一塊鑲著金漆描邊的黑底金字大匾額,上書“則英書院”四字,這才是沈家學堂。 而小兒嬉戲之處,又還站著個藍衣青年,正與身旁小廝說著什么。 家丁引著他們進來的功夫,這人也看到了,目光在他們這邊定了一下,隨后便走了過來。 “四爺,胡夫人遣人伴著宋家姑娘與小公子到了。” 這便是沈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