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即便是晉王的老師給他分析了利害,晉王是出于自保才走出這一步,那他又憑什么相信寧王和太子一定會害他呢? 所以,這說明晉王也沒有信任過他的兄弟。如果不是,那就是他當真有什么把柄,害怕太子和寧王拿到,出于害怕,這才罔顧兄弟之情去告寧王。 而寧王既然會因為二哥娶了“大嫂”而前來替大哥找抱不平,那就也說明他不是藏著掖著的人。這又與王妃所述的寧王不像。 寧王是在守靈那晚在宮中尾隨晉王入東宮后,在太子榻上撿到了那枚玉開始對太子的死起了疑心,并且從那塊玉懷疑上晉王的。 關(guān)系到太子死因,按說寧王完全可以持著這玉去尋帝后,但他并沒有,寧王在東宮撿到了二哥的玉,為何又沒有浮躁地去找二哥質(zhì)問,而是冷靜地藏著這件事,只在憋得難受時,才按捺不住地通過王妃來打聽晉王呢? 晉王口口聲聲說寧王把王妃當成大嫂,對他有怨懟,但結(jié)合王妃曾經(jīng)的描述來看,宋湘更愿意相信寧王只是把王妃當成能拿主意的“姐姐”。 晉王眼里的寧王,是個幼稚輕狂的寧王,而王妃眼里的寧王,是個雖然活潑但很聰明,遇到大事卻很穩(wěn)重的寧王。 到底哪一面才是真的寧王? 晉王尚有機會為自己辯解,可惜寧王卻再也沒有機會為自己說話了。 “媳婦兒。”陸瞻不知幾時已經(jīng)站到了窗邊,忽然對著窗外幽幽出聲。 宋湘看過去。 “我覺得,我們或許不適合再在這里住下去了。” 宋湘端凝了兩息。 陸瞻看過來:“得知身世的時候我就覺得再在王府住下去不合適,母妃讓我繼續(xù)呆著,我知道她是為我好,因想著晉王也還需要我做幌子,我也就從了。但方才聽完他說的,我覺得,無論如何我再住下去都不合適了。 “不管他是不是罪人,終究我蒙受了他十七年養(yǎng)育之恩,他有罪該罰,但這份恩情我也抹不去。來日就算是要報仇,這把刀子我也親手捅不下去的。 “母妃為我付出太多了,我若繼續(xù)下去,只會持續(xù)勾起他的怨恨,對母妃不好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