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行,兵力差距太大,根本就沒法打!” 又一將領(lǐng)開口道:“就算要防備其他地的守軍,那我們正面所對的,至少也有十萬之數(shù)。” “而且其他地必將會被拖延,就算救援也沒有任何辦法!” “越軍大部隊,最多三日時間到來,而陛下派出的援軍最快也要八九天的時間,這中間至少有五天的時間間隔!” “我們能守住這五天嗎?” “我們只有一萬城防軍,就算是守城,只怕也守不住,敵人太多了!” 營帳里,眾人議論紛紛,但都很有默契的沒有詢問王康。 打仗不是小孩過家家。 他們雖然信服王康,但對于其的軍事才能,還抱有相當大的疑問。 這也可以理解。 身為城守,身為主將,有負全軍之責,可能某一個決策錯誤,很有可能葬送全軍。 在他們看來,王康就是吉祥物的存在,現(xiàn)今他在軍民中,有很高的威望,主要是用來提升士氣…… 真正的作戰(zhàn)還要靠他們,誰都不相信一個不過弱冠之年的富家少爺,會有軍事才能。 他們自顧自的商討,也沒人理會王康,都投入了進去,就好像當他不存在一般。 王康一直在聽著,并未插話,事實上他也相當?shù)捏@訝。 因為他是知道現(xiàn)今越國主要的戰(zhàn)略意圖。 越國的重心主要是在北方游牧,相比較趙國,那才是越國的始終大敵,長期侵擾,不堪重負。 而趙國呢,對越國沒有絲毫威脅力,國內(nèi)矛盾嚴重,老牌貴族勢大,甚至哪怕是放任不管,自身也會逐漸頹敗。 所以對于越國來講,趙國遲早是口中之食。 如此硬要比喻的話,草原游牧民族,就是一只老虎。 而趙國就是一只貓。 對于身為獅子的越國,會先對付哪個,顯而易見。 正是因為這種不重視,趙皇才敢先毀條約。 但對越國來講,這就是一種挑釁,為了維護權(quán)威,當然會給你一些懲罰。 因此才是出戰(zhàn)! 這么分析下來,王康大概已經(jīng)明白越國的目的了,并不是主要攻掠占地,很有可能就是來搞破壞的。 燒殺搶奪一番,再逼出一個三年前的賠款條約。 不然就不會只派二十萬大軍了。 對于國戰(zhàn)來講,二十萬并不多,但這也不是能輕易抵抗的,這就是大國與小國的差距…… 腦海中的思緒閃過,王康心里也有了些數(shù),他也終于開口了。 “各位,” 或許是討論的太專注,并沒有人理他。 “各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