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眼看勞動節來臨,李宇航和李承澤、李承星等人開車返回了村里,這次他們回去主要是為了宗祠建立的問題,另外就是鎮上到村里的道路。 這條路,這次將會由嘉南超市集團、星航地產集團以及錦菱服飾公司、石橋食品飲料公司,榆樹米業公司等聯合捐款修建,到時候這條道路會達到省級公路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果城招商辦還是很厲害的,李承霖雖然沒有把總部搬回果城,但已經在坪東絲紡服裝產業園建設自己生產車間。 雖然李宇航等人在外面是成功人士,但回到了村里,尤其是關系到宗祠這樣重要事情的時候,他們也只能靜靜地聽著,由李才良他們這一輩人乃至更上一輩人進行協商,他們聽著就行,另外就是做點貢獻。 本來這事李宇航讓李才良決定就行,到時候需要多少建設費用,他給了就行。 只可惜李才良說宗祠關系重大,他們這一支人各家成年男子能出席的盡量出席。 石橋村,又叫李家溝,這里百分之八十家庭戶主都是李姓,據說最早一支是康熙時期由關西一帶遷移到了這里,距今已經三百多年歷史。 具體老祖是何人,由于一些原因,記載早已流失,現在也無從了解。 李宇航他們這次立下宗祠,老祖是李才良等人曾祖的爺爺李華明。 華、仲、其、伍、佐、才、澤、宇、光、毅、智、杰、這也是十二字輩。 現在村里輩分最高的就是佐字輩,最小的已經有毅字輩孩子了,李宇航在村里輩分還是算可以的。 只可惜這些年一些思想的改變,年輕一代給孩子取名字越來越隨意,更多是考慮是否好聽,不再以字輩來取名。 這次李才良聯系了幾個才字輩以及幾位佐字輩老人,就這事進行商議,希望各家能夠把孩子的名字進行規范,而且未來在宗祠建立之后,錄入宗譜的必須是以字輩來。 當然他們也不是頑固不化,還是會與時俱進的,女子同樣也會進入宗譜,那些嫁入村里的人,雖然現在已經不冠以夫性,還是可以錄入宗譜里面。 雖然很多規矩可以進行修正,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這一支的人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