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他們不知道,一位帶著高冠,劍眉英目,面容方正的男子也因為這道題苦心孤詣了數(shù)日之久,然后深深的把寧缺這個名字記在了心里。 當(dāng)時寧缺也懷著一些不軌的心思把這道題拿給了方謙,然后方謙看了幾眼,隨口一個阿基米德,倒是嚇的寧缺直接抖了三抖。 然后寧缺便悟了,之前許多的疑惑也都迎刃而解。 原來方謙和他都是一樣的穿越者,在這個世界就是所謂的生而知之者! 此后,寧缺和方謙的關(guān)系又不為人知近了一步,起碼在剛剛知道這一事實的寧缺心中是這么認(rèn)為的。 因為那種舉世之下只有他們兩人才能夠理解的東西,實在是太過珍貴。 時間就這么一點一滴的過去,當(dāng)雪融春來之際,方謙終于將舊書樓的所有書籍全部看完,這不僅是因為他幾乎日夜不休,也因為他看書的速度格外的快。 這些日子,他一邊看書,一邊也在不停的思索著關(guān)于修煉功法的事情。 他細(xì)細(xì)的思索了佛道魔三個修煉方向。 在他看來,道門主要修的便是一個神,以強大的念力和對天地元氣規(guī)律的體悟著稱。 而佛門則主要修一個體,鑄就金身,追求不死不滅,他們利用天地元氣淬煉身體,但不把這些天地元氣納入體內(nèi),這大概就是他們和魔門不同的地方。 至于魔門則是在鍛造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當(dāng)世界強大到了自身的極致,作為世界主人便自然可為不朽,只是因為強行吸納天地元氣為己用的修煉方式,故才被世人稱為魔。 然后,他發(fā)現(xiàn),他根本不想走佛門的路子,但他也不想完全走道門的路子,魔門鍛造世界的思路他倒是很喜歡。 然后他想了許久,覺得這世上既然有道經(jīng),有佛經(jīng),為何不能有一部真正的劍經(jīng)? 他看的書越多,便越發(fā)現(xiàn),劍在這世上只是一種手段,一種術(shù)而存在,哪怕劍圣柳白也不會將劍當(dāng)做法來修煉。 所有用劍之人,根本上修的還是佛道魔三家。 但就算是修真者中也有單純的劍修,為何這世上便不能有? 而在看的書越來越多以后,他的這個想法就越發(fā)的強烈。 最終在將舊書樓橫掃一空之后,他的這個念頭便徹底化為了實質(zhì)。 他要采百家之長,創(chuàng)一部屬于自己的劍經(jīng)! 也許這部劍經(jīng)未必可以源遠(yuǎn)流長,但必然會是最適合自己的東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