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除了村子里的芒種,老村長已經開始組織村民開墾荒地。 趕著時節要把田地開墾好,再把糧食種下。 墾荒這種事情老村長非常的上心,以前老村長這一輩人都已經窮怕了。 要是有能種的地,把糧食種子種在地里才是最踏實的。 李治和狄仁杰帶著一些書院的孩子開始布置著這一萬八千畝地。 李世民再次來到涇陽,看著眼前涇陽坊市的熱鬧對身邊的房玄齡說道:“這涇陽坊市還是一如既往的熱鬧啊。” 房玄齡回話道:“自從涇陽與洛陽的道路修好之后,又不少商客從洛陽來,只用十多天的就可以到洛陽。” 李世民遲疑著說道:“以前需要多久。” “以前需要一個月的路途。” 洛陽也是一座大城,不論是從漢開始還是南北前隋時期,洛陽的繁華一直都在。 李世民低語道:“李正為了修這條路也是為了生意。” 房玄齡笑了笑沒多說什么。 可能陛下現在也明白了李正修建這條路的真正意義。 涇陽的道路與洛陽相連這可不僅僅是生意上的區別。 就像是現在從長安出兵,前往洛陽同樣只需要半月時間。 李世民低聲說道:“你說要不要多修幾條這樣的道路。” 房玄齡低聲說道:“如今長安調動兵馬前往洛陽如果急行軍半月之內就可以抵達洛陽,這樣一來朝中對洛陽的控制就更強了,如果再多修幾條這樣的道路,橫貫東西南北,天下皆在陛下手中。” 李世民笑了笑說道:“中原這么大,談何容易。” 以前都說征召民力的壞處。 但誰又能看到后世千秋之后的益處。 李正的這條路連接長安和洛陽,一條平整的官道直插中原腹地洛陽。 這不僅僅為了李正他自己的生意,這更是鞏固了權力,如果中原發兵刀洛陽只要半個月。 洛陽一帶想要出現亂子沒這么容易。 有人想要造反也要掂量掂量這條官道的重要性。 房玄齡心中有一個圖景,如果一條條的大路通往中原各地,這世上是不是就會沒有叛亂。 權力會更穩定,兵力的快速輸送可以讓一地的戰亂在出現的之初就能快速撲滅。 李世民在涇陽坊市的一個鋪子坐下。 吃著這里的酒肉。 一邊喝下一口羊肉湯,李世民舒坦地長嘆一口氣,“還是涇陽的味道地道。” 房玄齡低聲說道:“李正為了這個坊市動了不少的心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