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九月,秋色錦繡,三湘大地上,山勢起伏延綿,綠色的黃色的紅色的葉子參差在一起,山間有穿過的河流,河邊是已經收割了的農地,小小的村落,分布其間。 山間的草木之中,隱隱約約的有人在聚集,一片由積水沖成、碎石雜亂的壕溝中,九道人影正聚在一塊,為首的渠慶將幾顆小石頭擺在地上簡單的泥土構圖旁,話語低沉。 “……消息已經確定了,追過來的,總共一千多人,前面在平江那頭殺過來的,也有一兩千,看起來劉取聲跟于大牙這兩幫人,已經做好選擇了。我們可以往西往南逃,不過他們是地頭蛇,一旦碰了頭,我們很被動,所以先干了劉取聲這邊再走。” “……劉取聲的一千多人,前方有快馬六十多匹,帶隊的叫王五江,據說是員猛將,兩年前他帶著手下人打盧王寨上的土匪,身先士卒,將士用命,因此手下都很服他……那這次還差不多是老規矩,他們的隊伍從那邊過來,山路變窄,后面看不到,前面首先會堵起來,火炮先打七寸,李繼,你的一個排先打后段,做出聲勢來,左恒負責策應……” “……他們算是本地人,一千多人追咱們兩百人隊,又不曾脫節,已經足夠謹慎……戰端一開,山那邊后段看不見,王五江兩個選擇,要么回援要么定下來看看。他要是定下來不動,李繼、左恒你們就盡量吃掉后段,把人打得往前頭推上來,王五江一旦開始動,咱們出擊,我和卓永青帶隊,把馬隊扯開,重點照顧王五江。” “……這里負責隔斷的,于琛,手榴彈、弩弓都準備,誰要沖上來救就打懵誰……” 低沉而又迅速的說話聲中,渠慶已做好了安排,幾個班、排長簡單點頭,領了命令離開,渠慶舉起望遠鏡看著周圍的山頭,口中還在低聲說話。 “……王五江的目的是追擊,速度不能太慢,雖然會有斥候放出,但這里躲過的可能性很大,即便躲不過,李素文他們在山上攔截,只要當場格殺,王五江便反應不過來。卓兄弟,換帽子。” 他說著,解下身側的小包袱扔向一旁,卓永青接住那包袱,將自己身側的包袱扔給渠慶,包袱里各有一只頭盔。 此刻在渠慶手中接著的包袱中,裝著的帽子頂上會有一簇猩紅的長纓,這是卓永青隊伍自出成都時便有的顯眼標志。一到與人談判、交涉之時,卓永青戴著這紅纓高冠,身后披著血紅披風,對外界說是當年斬殺婁室的戰利品,格外囂張。 待到途中遇襲或是誘敵之時,卓永青與渠慶便輪流帶上那帽子,出成都九個月以來,他們這支隊伍遭遇多次襲擊,又遭遇不少減員,兩人也是命大,僥幸存活。此時卓永青的身上,仍有未愈的傷勢。 他打開渠慶扔來的包袱,帶上保護性的鋼盔,晃了晃脖子。九個多月的艱辛,雖然暗中還有一支隊伍始終在策應保護著他們,但此時隊伍內的眾人包括卓永青在內都已經都已經是滿身滄桑,戾氣四溢。 “也好,你把王五江引過來,我親手干了他……娘的劉取聲,表面上嘻嘻哈哈轉頭就派人來,漢奸,我記住了……” 敵人還未到,渠慶并未將那紅纓的頭盔取出,只是低聲道:“早兩次談判,當場翻臉的人都死得莫名其妙,劉取聲是猜到了我們暗中有人埋伏,待到我們離開,暗地里的后手也離開了,他才派出人來追擊,內部估計已經開始清查整肅……你也別看不起王五江,這家伙當年開武館,號稱湘北第一刀,武藝高強,很扎手的。” “喔……”卓永青想了想,“湘北第一刀,這么霸氣……比起當年劉大彪來如何?比起寧先生如何……” “呃,正是因為苗疆有霸刀莊,所以這片綠林,幾十年來沒有人敢取湖湘第一刀之類的名字。不過跟寧先生比……”渠慶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臉上露出了一瞬間的復雜的神色,隨后反應過來,肯定地說道,“嗯,當然也是比不過的。” “我就知道……”卓永青自信地點了點頭,兩人隱匿在那溝壕之中,后方還有灌木樹叢的遮掩,過得片刻,卓永青臉上一本正經的表情崩解,忍不住呼呼笑了出來,渠慶幾乎也在同時笑了出來,兩人低聲笑了好一陣。 “回去以后我要把這事說給寧先生聽。”渠慶道。 “呼呼……” “……到時候他一招番天印打在你臉上,叫你知道取笑上級的后果,就是死得像陸陀一樣……” “哈哈咳咳……” 卓永青終于忍不住了,腦袋撞在泥地上,捂著肚子顫抖了好一陣子。華夏軍中寧毅喜歡冒充武林高手的事情只在少數人之間流傳,算是只有高層人員能夠理解的奇特“領袖趣聞”,每次互相說起,都能夠適當地降低壓力。而事實上,如今寧先生在整個天下,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渠慶卓永青拿這些趣事稍作調侃,胸膛之中也自有一股豪情在。 下午的陽光漸漸的斜轉,群山之下的道路中,追擊的部隊激起浮塵,朝著這邊繞過來了,前方是武裝的馬隊,中部、后方是追擊之中已經稍稍失去形態的步兵,山上灌木叢、樹叢里早已習慣各種作戰形式的華夏軍老兵們一看,便大致明白了對方的素質在怎樣的層次上。 越過遮擋的灌木,渠慶舉起右手,無聲地彎下手指。 三、 二、 一 …… 炮聲轟然響起。 卓永青抹了抹沾了黃土的面頰,目光已經完全平靜下來。按下刀柄。 山道上,是沖天的血光—— ***************** 洞庭湖西北端,華容縣郊。 浩浩蕩蕩的依仗穿過了山間的道路,前方軍營在望了,劉光世掀開馬車的簾子,目光深邃地看著前方軍營里飄蕩的武朝旗幟。 不多時,車隊抵達軍營,早已等待的將領從里頭迎了出來,將劉光世一行引入軍營大帳,駐在此地的大將名叫聶朝,麾下精兵四萬余,在劉光世的授意下占領這邊已經兩個多月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