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些人思維扭曲、心理骯臟、生命毫無意義,他不在乎他們,只是為著父兄和家里人的看法,他才沒有對著這些人大開殺戒。他每日夜間跑去監視那小院子里的聞壽賓、曲龍珺,存的自然也是這樣的心理。 沒被發現便看看他們到底要上演怎樣扭曲的戲劇,若真被發現,或者這戲劇開始失控,就宰了他們,反正他們該殺——他是快樂得不得了的。 在街頭看了一陣,寧忌這才動身去到比武大會那邊開始上班。 同樣的時刻,嚴道綸領著于和中去到迎賓路南端的群英會館遞上了拜帖。這處場所,是華夏軍用于安置外來賓客的地方,如今已經住進去不少人,從劉光世那邊派出來的明面上的使節團此時也正住在這里。 “文帥”劉光世思慮甚深,派出來的時節團隊一明一暗,明面上他是原武朝各派系當中首先做出轉變的勢力,如果華夏軍想要表現誠意千金市骨,對他必然有所優待。但考慮到先前的印象不佳,他也選擇了各路暗線,這暗中的力量便由嚴道綸節制。 前幾日嚴道綸在于和中的帶領下初次拜訪了李師師,嚴道綸頗有分寸,打過招呼便即離開,但隨后卻又單獨上門遞過拜帖。這樣的拜帖被拒絕后,他才又找到于和中,帶著他加入明面上的出使團隊。 “眼下的西南群雄匯聚,第一批過來的各路人馬,都安置在這了。” 這處群英會館占地頗大,一路進去,道路寬敞、木葉森森,看來比北面的風景還要好上幾分。各處園林花卉間能看到三三兩兩、服飾各異的人群聚集,或是隨意交談,或是彼此打量,眉宇間透著試探與謹慎。嚴道綸領了于和中一面進去,一面向他介紹。 “被安置在北邊占了主位的,是晉地過來的那支隊伍,女相樓舒婉與亂師王巨云的手下,往日里他們便有這樣那樣的往來,帶隊的名字叫安惜福,板著張臉,不太好惹。這一次他們要拿大頭……東首安置了左家人,左公左修權,左繼筠的左膀右臂,也算得上是左家的大管家,他們靠著左端佑的福澤,向來在華夏軍與武朝之間當個和事老。這弒君的事,是和不了的,但揣著明白裝糊涂,為福州那邊要點好處,問題不大……而除了這兩家往日里與華夏軍有舊,接下來就輪到咱們這頭了……” “當今的成都城里,明面上站著的,無非是三股勢力。華夏軍是地主,占了一方。像這邊這些,還能與華夏軍拉個關系、弄些好處的,是第二方。華夏軍說它要打開門,說白了要拉攏我們,所以首先站過來的,在接下來的商議中會占些便宜,但具體是怎樣的便宜,當然要看怎么個談法。請于兄你出馬,便是為了這個事情……” 于和中想著“果然如此”。心下大定,試探著問道:“不知道華夏軍給的好處,具體會是些什么……” “技術。”嚴道綸壓低了聲音,“華夏軍召集各方前來,便曾在暗中透露些許端倪,此次成都大會,寧先生不光會賣出東西,而且會賣出一些東西的制造技術,要知道,這才是會下蛋的母雞啊……” 于和中皺了眉頭:“這是陽謀啊,如此一來,外頭各方人心不齊,華夏軍恰能成事。” “于兄透徹,看出來了。”嚴道綸拱手一笑,“世間大事便是這樣,華夏軍占得上風,他愿意將好處拿出來,大伙兒便各行其是,各取所需。如戴夢微、吳啟梅這等早先便與華夏軍勢不兩立的,固然派出人來想要將這大會破壞掉,可暗地里誰又知道他們派了誰過來假做買賣人占便宜?恰好有他們這些堅決與華夏軍為敵的第三方,劉將軍才更可能從華夏軍這邊拿到好處。” 他笑著頓了頓:“縱觀古今歷史,三國博弈,最是有趣,強者可弱,弱者可強,也正因局勢混亂,才恰好是你我男兒建功立業、奪取一番功勛之時。此乃嚴某肺腑之言,與于兄投契,這才說出來,無論是否有理,還請于兄,不要外傳。” 于和中鄭重點頭,對方這番話,也是說到他的心中了,若非這等時局、若非他與師師恰巧結下的因緣,他于和中與這天下,又能產生多少的聯系呢?如今華夏軍想要拉攏外頭人,劉光世想要首先站出來要些好處,他居中牽線,正好兩邊的忙都幫了,一方面自己得些好處,一方面豈不也是為國為民,三全其美。 如此想著,使節團的領頭者已經從會館那頭迎接出來,這是劉光世麾下的重臣,隨后一行人進去,又給于和中介紹了不少劉光世麾下的名士。這些往日里的大人物對于和中一番恭維,隨后大伙兒才一番合計,說出了使節團這次出使的期待:槍炮技術、冶鐵技術、火藥技術……如果情況理想,當然是什么都要,至不濟也希望能買回幾門重要的技術回去。 本被捧得飄飄然的于和中這才從云端跌落下來,心想你們這豈不是唬我?希望我通過師師的關系拿回這么多東西?你們瘋了還是寧毅瘋了?如此想著,在眾人的議論當中,他的內心愈發忐忑,他知道這里聊完,必然是帶著幾個重要的人物去拜會師師。若師師知道了這些,給他吃了閉門羹,他回到家恐怕想當個普通人都難…… “其實……小弟與師師姑娘,不過是兒時的一些情分,能夠說得上幾句話。對于這些事情,小弟斗膽能請師師姑娘傳個話、想個辦法,可……畢竟是家國大事,師師姑娘如今在華夏軍中是否有這等地位,也很難說……因此,只能勉強一試……盡力而為……” 眾人商議了一陣,于和中終于還是忍不住,開口說了這番話,會所當中一眾大人物帶著笑容,相互看看,望著于和中的目光,俱都和藹親近。 “自然自然……” “只需盡力而為即可……” “于兄辛苦……” “不必有負擔,不論是否成事……” 眾人都說了許多仗義的話,之后選出兩名代表,便跟隨于和中,過去拜會師師姑娘了。 遞上名帖,等待答復的時間里,于和中的整條內衫,都濕透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