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他們住進那個石洞里,就相當于住進了一個小二層樓,完美極了! 不過,怎么進洞倒成了一個問題,因為有石洞的那一面石坡非常陡峭,幾乎與對面垂直。 南潯目光轉了轉,落在了離石洞不遠的一棵參天大樹上。 那大樹的主枝干有五六人合抱那么粗大,分枝并不是那種錯亂復雜的,只有粗壯的幾根枝椏,從中間砍掉幾根之后,完全可以在上面修建一間帶走廊的豪華樹屋,旁出的枝椏就是支撐樹屋的天然支架,靠中間一些的枝椏就直接讓其從樹屋地盤中間貫穿而出,作為樹屋的支柱。 然后,他們可以在樹屋和石洞之間架一座吊橋,連接樹屋和那石坡上的石洞。 樹屋可以用木頭或者竹子搭建,竹子比較涼快,搭建出來的竹屋很適合夏天乘涼望風,搭建起來也快。 至于怎么上樹,那樹上有許多粗長的藤蔓垂落下來,隨便扯住一根就能蕩上去。 南潯連忙把自己的想法跟阿莽分享,阿莽瞪大眼看她,似乎被她的奇思妙想震驚到了。 阿莽不知道樹屋和吊橋是什么樣子的,經過南潯的解釋,這些模糊的東西才在他的腦中慢慢清晰起來。 之前兩人沿著河水往下游走的時候,在路上看到了一片竹林,那些竹林正好用來搭建樹屋和吊橋。 頂多再過半個月冬天就要來了,阿莽和南潯不敢再耽擱,說干就干。 阿莽砍竹子劈竹子,南潯則開始搓草繩,兩人分工合作,累了就歇息,餓了就把從那頭鋸齒虎上切下點兒肉烤了吃。 阿莽的效率快得驚人,不過五天的時間,他就把南潯腦中構想的東西全部做了出來。 樹屋足足有五十多平方大,一室一廳,粗竹子做樹屋的骨架,削好的薄竹片做面墻,外面再蓋一層竹板,屋頂用對半的竹筒橫豎蓋了兩層,還鋪了一層干草,防止漏水。 樹屋外面有一個l型的環形走廊,走廊外還建了欄桿,奢華得不行。 吊橋也做好了,**米長的吊橋連接了那一小段樹屋和石洞的距離。 做吊橋的過程并不容易,阿莽從石坡比較緩的那一頭爬了上去,然后用吊繩將自己送到石洞橫出的大石頭上,在上面固定好了兩根木樁子之后,才能將吊橋拴在上面。 一切妥當之后,阿莽又用多余的竹棍在樹屋下修了一個簡易的柴房,專門用于堆放木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