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拯救“康涅狄格”號已經演變成為一場政治意義極其重大的行動,在大洋帝國武力威脅下,智利各港口只能保持中立,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接受美軍艦艇進港修理,就連油水補給都不行。 停留了幾日,大西洋艦艇編隊也不放心繼續在太平洋海域滯留,誰知道遠征打擊編隊啥時候匯集而來? 現在4艘戰列艦兩艘重巡的陣容已經讓人頭疼不已了,再來幾艘戰列艦可不一定吃得消啊! 如今在美海軍,從上到下彌漫著對大洋帝國皇家海軍恐懼的氛圍,伴隨時間的發酵不但沒有減弱,而且越來越濃厚了。 所以,在“康涅狄格”號戰列艦狀態稍稍穩定之后,美大西洋艦隊編小心翼翼的將其拖帶進入麥哲倫海峽。 這一路上小心又小心,走走停停半個多月。 可惜天不遂人愿,1909年1月17日,“康涅狄格”號戰列艦在麥哲倫海峽11級大風大浪中傾覆,沉入1000多米的冰冷海底。 這樣的結果,當真讓大西洋艦隊欲哭無淚。 至此,第二階段“東太平洋萬里追擊戰”中的麥哲倫海峽之戰,最終的戰果才出來。 “三馬林達”號艦艇編隊以擊沉一艘戰列艦,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輕傷敵兩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的傲人戰績,亮瞎了一眾吃瓜群眾的鈦合金狗眼。 由此,皇家海軍“曼古歹戰術”一戰成名。 第2階段海戰結束之后,美海軍撤銷了大白艦隊的臨時編制,剩下艦艇全部納入大西洋艦隊序列中。 遙想當初 大白艦隊16艘90后戰列艦,10余艘巡洋艦,38艘后勤補給船,5艘輔助艦(包含醫院船,修理船,海上工程船等等)的龐大陣容,浩浩蕩蕩的前往太平洋沿岸舊金山港,最后回來的只有區區三艘戰列艦和一艘巡洋艦,其中兩艘戰列艦身上還帶著傷,可謂慘不忍睹,幾乎被打得團滅。 原本屬于老艦集中營的太平洋艦隊在歷次海戰中也灰飛煙滅,大部分戰艦沉入冰冷的海底,少部分被俘獲,搖身一變成為大洋帝國皇家海軍的一員。 此戰后的美大西洋艦隊擁有8艘戰列艦(大白艦隊三艘,新造戰列艦兩艘),24艘巡洋艦,總計百余艘排水量從 260噸到800余噸的各型雷擊驅逐艦陣容,實力依然不弱。 在漢普頓錨地,還有兩艘舾裝中的戰列艦,最快將在3月初加入大西洋艦隊的陣容。 而在大西洋沿岸的各家造船廠內,13艘戰列艦正在日夜趕工,此外,羅斯福總統上演最后的瘋狂,一口氣批準建造40余艘大型巡洋艦。 假以時日 美海軍有希望迅速恢復往昔實力,并且更勝從前。 對于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國而言,建造軍艦從來就不是一個難題,資金也不是一個難題,最大的難題是歷次海戰喪失了太多富有經驗的海軍官兵,總數高達17000余人(含數千名俘虜),短時間難以彌補。 如今,大西洋艦隊又面臨一個更大的難題,那就是羅斯福總統和下一任總統。 根據羅斯福總統簽署正式命令; 大西洋艦隊主力必須堅守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口,扼守至關重要的麥哲倫海峽,以防止大洋帝國皇家海軍輕易的占領該地,并且威脅至關重要的美西海岸各城市和船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