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排行第一的依然是紅河谷大都市, 城市人口從1900年178.6萬人迅猛增長到263.3萬人,已經超過人口242萬的東京,位列世界第四大城市。 排在世界前三城市的依次是倫敦468萬,紐約455萬(戰爭因素), 巴黎272萬。 這座帝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核心城市,聚集的數量眾多的大企業總部,文化,衛生,教育領域位居世界前列,僅各種大中型院校就有40多所,發達的城市建設更是引領世界潮流。 截止到1910年末 紅河谷市全長32.4公里的地鐵1號線1900年全線竣工投入使用后,全長67.6公里的2號線,全長117.5公里的3號線,還有城市連接線4 、5、 6、7號線先后建成,地鐵總長度達到522公里。 地鐵網絡以紅河谷大都市為核心,組成了1號,2號和3號共三道環線,4號,5號,6號,7號共四條放射線的格局,不但將紅河谷大都市南岸和北岸市區緊緊連接在一起,而且延伸到周邊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市,提供了大運量兼具經濟性的出行交通方式,組成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也是最先進的地鐵網絡,將幾座城市緊緊聯系在一起。 地鐵網絡運行至今 日運行旅客355萬人次規模,堪稱世界之最。 發達的地鐵交通線成為紅河谷大都市居民日常生活首選的快捷出行方式,4條連接周邊城市的輻射線,形成了蜘蛛網狀地鐵線,極大便利了周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市居民,縮短了往來期間的時間,令這幾座城市更好的融入紅河谷大都市圈。 紅河谷大都市發達的交通網絡不僅體現在地鐵線上,更體現在公路交通建設上。 隨著人口的增多,城市規模的擴大,高層建筑層出不窮,紅河谷大都市的聚集效應越發明顯。尤其是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為交通帶來了巨大壓力。 截止1910年底 紅河谷大都市汽車擁有量達到27.4萬輛,平均每10位居民就擁有一輛汽車,若是加上周邊四神獸城市的汽車保有量,總量突破35萬輛。 雖然蜘蛛網狀的公路交通四通八達,但依然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堵車情況。而且愈演愈烈。 為此,市政和市議會采取了多種方式予以解決。 首先就是繼續大力建設高架環線,城市高架內環線建設完畢之后,相繼開工建設了二環和三環,而規劃中的四環將把白虎和玄武兩市納入快速高架環線中。 五環將把青龍市納入高架環線中,六環將把朱雀市納入紅河谷大都市圈高架環線中,成為其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城市發展至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