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戰后利益紛爭-《澳洲風云1876》
第(3/3)頁
意大利人敢打嗎?再借100個膽子給他也不敢。
德國前首相俾斯麥就曾經說過;“意大利人帶著滿口蛀牙,懷著極大的胃口來到非洲,卻又敗興而歸。”
1895年時,意大利人大舉入侵埃塞俄比亞,結果卻被這些只拿著簡陋兵器的黑人殺的滿頭包,創造了白人殖民國家第一次被土著黑人擊敗的歷史。
在剛剛結束的世界大戰中,意大利人的表現相當拉垮,尤其是“卡波雷托戰役”的巨大失敗,幾乎成了意大利國恥。
在敏感的意大利的面前,“卡波雷托”這個字眼都不能提及。
世界大戰爆發后
意大利華麗轉身投入協約國陣營,奧匈帝國在南線對意大利發起進攻,雙方在伊松佐河形成長期的拉鋸戰。
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菜鳥互啄罷了。
在經歷了十一次伊松佐河戰役后,奧軍雖然守住了陣地,但也傷亡慘重,無力單獨對意軍發動進攻,被迫向德軍求援。
17年末,隨著俄國逐漸退出戰場,東線德軍在對俄作戰中脫身,得以抽出兵力對意大利進行兇猛反擊。
得到東線德軍7個師的火速馳援之后,由德國將軍奧托·馮·畢洛指揮的德奧聯軍,開始對意大利防守薄弱的伊松佐河畔卡波雷托發動反攻,“卡波雷托戰役”爆發。
德國人一出手,便展現出世界強軍風采。
意大利軍隊在此地雖然人數眾多,兵員高達百余萬,但士氣低落,反應遲鈍,在敵人迅猛的攻擊下很快敗下陣來。
防御正面很快被突破,德奧聯軍穿插作戰,一路猛沖猛打迅速推進,意軍總司令路易吉·卡多爾納將軍擔心意軍被包圍殲滅,遂命令所有部隊撤退。
交叉掩護有序的撤退,向來是最高難度的戰爭科目,意大利軍隊怎么可能玩得轉?
撤退很快變成了大潰敗,意軍在300多公里的戰線上開始瘋狂逃竄,意軍指揮部喪失了對部隊的指揮能力,士兵丟掉重型武器、火炮和軍用物資撤往后方,逃得漫山遍野都是,這幅情景簡直辣眼睛。
據戰后統計;
意軍傷亡1萬余人,被俘25萬余人,還有30多萬人逃得無影無蹤,百萬大軍幾乎一天之內就被擊潰了。
路易吉·卡多爾納將軍的所組織的抵抗毫無成效,并因此而被撤職查辦。
在整個南線戰場面臨潰敗的情況下,英法洋三國不得不組織一支南線部隊緊急增援,好不容易才穩住了南線戰場的局勢,遏制德國人的進攻勢頭。
就這種水平,也敢一跳三尺高,除了意大利人也就沒誰了。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歐洲政治和地緣戰略利益非常復雜,互相交織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以清晰的分出敵我陣營。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康定县|
内丘县|
察隅县|
历史|
榕江县|
醴陵市|
武冈市|
罗田县|
文安县|
林周县|
广东省|
武清区|
襄城县|
仲巴县|
宁武县|
文山县|
东宁县|
罗平县|
上饶县|
奇台县|
庄浪县|
高唐县|
晋中市|
类乌齐县|
芮城县|
泗阳县|
栾川县|
沂水县|
花垣县|
荔波县|
靖州|
邢台县|
泾源县|
哈巴河县|
育儿|
武邑县|
榆林市|
陇川县|
嘉义县|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