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戶部侍郎蕭復拿著中書省剛剛才下達下來的命令,人是有點懵逼的。 這道圣旨,是著令關中,山東等地官員,即刻開始預防蝗災,消滅蝗蟲幼蟲。 預防蝗災這種事情,大周自然是沿襲前人的方法,依靠人力撲打,燒火,挖坑掩埋這三種主要方式,說實話,這三種方法,效率都不是很高,但執行及時到位的話,多少可以控制下蝗災的規模,不至于餓死太多人。 但這一次不一樣,圣旨里面,居然有天子命令的新方法。 除了上述三種人力撲打的老方法之外,天子又給加了幾種。 第一:松土,各地轄區之內,除了人力捕捉蝗蟲幼蟲之外,但凡是看見沒有植物覆蓋,土地裸露干燥的地方,務必挖開松土,田埂間還未播種的地方,也要挖開松土。 第二:驅趕雞鴨入田,各地百姓家里多有養雞養鴨,讓他們把雞鴨驅趕入田地之中,雞鴨會吃蝗蟲,是滅蝗利器。 第三:地勢較低,且無水無草之地,一定要重點照顧,除了松土之外,最好能引水灌成湖澤,還能當個魚塘。 以上三點,便是天子給補充的。 當然是這是最后歸納總結出來的三點,而天子原先的手稿,可是洋洋灑灑的寫了許許多多,除了這些方法的詳細實施步驟之外。 天子甚至還解釋了為什么這么做,天子在手稿中,就說這蝗蟲,之所以旱極而蝗,是因為蝗蟲會在干旱的地方產卵,而他們的幼蟲也只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越是大旱,蝗災越是嚴重,而南方水道豐富的地方,卻很少有蝗災,就是這個道理。 之所以驅趕雞鴨入田,是因為雞鴨喜愛吃蝗蟲,它們當然也喜歡吃莊稼,但有蝗蟲的情況下,優先還是會吃蝗蟲的,再說,被它們吃掉的拿點莊稼,損失遠遠比不上蝗災的。 雞鴨養肥了,還能燉個湯喝,豈不美哉。 地勢較低,無水無草,那更是蝗蟲最喜愛的產卵地了,灌成水塘,能夠一勞永逸,還能搞水產養殖,當然是很好的啊。 搞水產養殖這東西,蕭復也懂,但把地勢低矮的地方,灌成水塘搞養殖,這還是第一次聽說,也沒有試過。 蕭復想了想,還是寫了一個奏章,主要就是勸誡陛下,這些方法,也不知道使用起來情況如何,況且水利之事,不可妄動,大江河流,輕易不能人為改道等等。 奏章速度很快,寫好之后就給送去皇宮里了,沒多久蕭復就被天子傳喚進宮了。 蕭復倒是沒想到天子這么快就看完了奏章,但是喊他進宮就讓他有點忐忑了,不過一想到之前天子甚至都沒有為難李廣勝,他也就沒什么好怕的了。 如此仁義的天子,不可能因為自己幾句勸誡,就懲罰于我的,若天子不是仁義的天子,自己也不可能毫不猶豫的寫那個反駁的奏章的。 那吳瓊喊蕭復來當然不是訓斥他的,而是要給詳細解釋一下自己添加的幾種方法,尤其是搞魚塘養殖。 他沒有想到大周居然還沒有出現人為的魚塘養殖,不過想想也是,搞人工魚塘這事情,據考證好像是兩宋時期才有的,宋人會整活,很多古代的變革發明的東西都是那時候出現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