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英國政府幾乎給每一種商品都定下了稅率。試圖用這種方法控制貨物的生產,從某些角度上看,可以把其看成是一種計劃經濟模式的變體。徐峻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為什么在希特勒入侵波蘭時,英國國內的議員與政客們會如此熱衷于逼迫政府參戰,顯然他們是想要像上一次戰爭時那樣,用此來解決國內的政治與經濟困難。 的確當出現一個強大的外敵可以讓正在為失業率和國內糟糕的經濟狀況以及貧富兩極分化而相互對立起來的社會各階層就此團結起來。同時也可以用來壓制所有對政府不滿的聲音,大量的軍火和軍械以及后勤物資訂單也可以帶動很大一部分企業恢復生產規模,大規模征兵與各種后勤服務人員的招募則可以大大減少市面上的失業人員。戰時補給管控更是可以讓政府堂而皇之的加大對人民的控制力度,同時還能繼續以計劃經濟模式控制各類商品產量,消除此前由于過度的自由經濟而對英國造成的通脹損害。 當時英國人可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會失敗,嘗到過一次勝利甜頭的政客們一直認為打敗德國是毫無疑問的事情,這一次他們可不會像上次那樣心軟,必須要把德國徹底碾成粉末,用德國人的血肉來充斥大英帝國干癟的胃袋。 可惜隨著英**隊的節節失敗,他們的所有期望全都落空了,國內的問題非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因為戰爭損失的緣故變的更加嚴重了。而徐峻現在將要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副爛攤子,雖然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沒說這只駱駝已經開始爛掉了啊。 就算徐峻沒有來到這個世界,大英帝國的衰落也無法避免,歷史上二戰非但沒有讓英國重新緩過勁來,反而加速了這個帝國的解體,隨著戰后的殖民地獨立運動,英國最終也未能保住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曾經的日不落無可奈何的化為了塵土。這個無比強盛的帝國蛻變成了在歐洲邊緣游移不定的島國,雖然不改攪屎棍本色,但也就只能沒事攪動一下,再也沒有實力掀桌了。 當德國陸軍接受英國人投降之后。很快就從興奮中清醒過來,他們仔細清點了一下自己的繳獲,卻發現大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貨色。英國陸軍的武器大都還是上一次戰爭的水平,由于支柱產業的緊縮。產品的質量也失去了保證,有不少戰后生產的火炮,性能還比不上一戰前的產品。英國的坦克和裝甲車也就別提了,無論是設計還是功能上全都不如歐洲同類的產品,唯一還讓德國人感到有興趣的。也就只有那些小履帶車了。 英國皇家空軍的情況,并不比陸軍強上多少,在經過長達一個月的浴血搏殺之后,德國空軍用燃燒著的英國戰斗機殘骸譜寫了一部云中的傳奇。英國皇家空軍的戰斗機部隊此時幾近全軍覆滅,失去了所有的技術裝備,留給德國人繳獲的,就只剩下不到一個中隊的戰斗機,還有一大批損傷待修或者被拆卸成零部件的報廢機體。 英國的轟炸機部隊倒是大部分保留了下來,不過也大都因為缺乏零配件和燃油停在跑道邊生銹,型號也多屬于老舊殘破。真正能夠讓德國人眼前一亮的,卻只有十幾架初期型號。德國空軍正在制定計劃,準備對英國本土所有的空軍裝備進行一次普查,他們發現從英**方獲得的資料和實際部隊的記錄上有著不小的缺口,其中一定有什么地方發生了遺漏。 英國皇家海軍的裝備才是德國人盯上的大頭,作為曾經的世界第一艦隊,留下的遺產著實讓人垂涎。德國海軍方面正在與英國政府的官員洽談,準備用一個比較平和的方式,完成資產的交接。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中小型艦艇和輔助船舶,還有在本土的軍港基地船廠。各種設計所、研究所、軍校研究院、裝備實驗室等等科研機構,光是那堆在各船廠的船臺上快要完工以及正在建造的軍艦,就是一筆難以估量的財產。 在這個問題上德國海軍盡力表現的溫和與克制,深怕在控制局面之前刺激到了對方。因為英國皇家海軍從不缺乏抗爭的勇氣,逼急了他們必定會復制一次彩虹,那時候就真的讓人欲哭無淚了。 英國的財富其實大部分在開戰前就已經流失到了國外,化為了各種不動產與債券,從倫敦的銀行國庫里繳獲的黃金,都比不上法國的一個零頭。德國人繳獲了大批的現金與外匯。還有股票和債券,但是真正能夠動用的卻沒有多少,而且如果德國不花力氣穩固英國的經濟,這些東西很快就會變成一堆毫無意義的紙片。 不過德國的情報部門,意外的得到了一大批無形資產,那是一些政府機密郵件以及重要的外交檔案。英國歷屆政府與海外各國簽訂的各種交易與密約,英國人全都保存得完整無缺,當年英國實力強大,觸角遍布三洋四洲,憑借著強大的武力,英國參與了幾乎所有的世界事務,與很多國家保持著密切的往來。 這些文件里記錄著大量的國家機密,里面不乏一些骯臟的交易,這些東西一旦讓外人得知,馬上可以斷送掉不少人的政治生命。留下這些證據的英國人懷著什么心思,就連白癡都能猜得出來,友好的時候這是鑒證,出現矛盾的時候這就是武器,只要你和英國人做了交易,可能從此再也無法從對方的掌控中逃出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