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卡特魯很清楚自己手中的武裝力量,根本無法阻止日軍的侵入,還不如索性答應對方的要求,避免武裝沖突的發生,卡特魯自認他這樣做是在維護法國的權益,因為一旦發生沖突,法國最終失去的絕對不止是一條邊境,更可能是整個法屬印度支那聯邦。 當時日本和法國兩邊的情況,有些像麻桿打狼,只要其中一方察覺到對方的破綻,接下來就必定會發起一連串的打擊,盡力把對方打翻在地。只是,日本人還沒來得及察覺到卡特魯的破綻,那位上將就被就地解職并看押起來了,執行人是當時的法國印度支那艦隊指揮官布瑞根上校,這位上將被拘禁在一條內河炮艦上。 關于這次突變,日本人事先一點都沒有察覺,當時日本雖然很注意東南亞情報方面的收集工作,但是在法屬印度支那這個地方,卻一直很難施展開,一個是日本在越南當地的移民數量太少,第二就是這個地方真的沒有多少有價值的情報。在日本人眼里,安南唯一有價值的是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他們從來就沒想過能夠從那里掠奪到什么資源。 如果不是緊靠著中國,法國人也根本不會考慮占據這個原始的農業國家。越南當時除了農產品,就只有一部分原始的金屬礦和煤礦出產,大部分現代開發的資源,在二十世紀初還根本沒有被人發現。法國此時占據了越南已經五十五年,卻只是把它當成一個貧瘠原始的海外行省,一處遠東貿易的重要據點。法國人認為越南的資源分散,能源稀缺,不具備進行工業開發的條件,當地人低下的購買力,也無法使其成為一個商品傾銷的市場。當地的農產品雖然產量很高。但是卻不符合歐洲人的口味,而那些瓜果蔬菜,經過漫長的海路運輸,到達法國早就爛成一灘了。 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和侵華戰爭爆發之后。遠東貿易急速縮水,法國政府對法屬印度支那的投入已經連續幾年高于當地產出,要不是戰爭爆發后還能靠滇越公路和鐵路抽一點稅,這兩年的財政赤字那是更加沒法看了。此時在一些法國國內政客眼里,這塊土地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就算是雞肋,它也是屬于法蘭西的,在法蘭西自行處置之前,不允許任何人向其伸手,這關系到法國的榮譽,雖然已經所剩無幾。 此時貝當已經和德國元首完成了秘密交易,在遠東與日本的對抗問題上有了充分的底氣,當他獲知卡特魯竟然屈從日本人的脅迫之后,果斷的悍然出手,貝當直接以法國總統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的名義下令。解除了卡特魯的職務,并且為了免于節外生枝,對其實施了逮捕。 日本陸軍被法國人擺了一道,感覺受到了成噸的羞辱,什么時候堂堂的大日本皇軍,竟然被人像小孩子一樣糊弄,法國人還有沒有一點點歐洲國家的信用了,公然出爾反爾,撕毀已經簽訂的協議。 日本陸軍在氣急敗壞之下,決心按照他們干慣了的套路走。既然法國鬼畜不講信義,敬酒不吃,那就吃吃罰酒吧。日本陸軍參謀本部開始忙碌起來,這可不是一場簡單的地面戰役。法**隊也不是簡單的角色,所以必須要集結起絕對優勢的兵力,在對方有所察覺之前,發起雷霆一擊。 光是在邊境動用兵力,日軍覺得還不太保險,當地的地理環境太復雜。一旦不能快速突破山區,那么很容易會遭到快速集結起來的敵軍阻截,特別在邊境線一代,法軍構筑了堅固的炮臺,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克服的障礙。所以參謀們認為,想要快速拿下法屬印度支那北部邊境,那就必須雙管齊下,一支部隊從敵軍的側面海岸登陸,隨即向著邊境守軍的側后迂回,一旦敵軍的后勤補給被斷絕,哪怕是強如法國陸軍,也必定承受不住這種打擊,這一點已經在歐洲戰場上,不止一次被德國陸軍證明了的。 不過想要完成這項戰術,必須要獲得日本海軍的配合才行,而且法國駐軍的空軍力量不弱,奪取戰場的制空權非常有必要,陸軍戰斗機的航程有限,提供戰地空中掩護的任務,還需要拜托日本海軍航空兵部隊給予幫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