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嘴貪嚼不爛,拿下外東北、“北滿”、蝦夷島、呂宋島等地之后,大明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整合這些土地。 否則像亞歷山大那樣不顧行政容量瘋狂推地,遲早是要爆炸的。 大明與西班牙近乎表演性質的外交交鋒并沒有什么國家關心。 畢竟普魯士與法蘭西的戰爭才是1868年全世界目光的焦點。 雖然世界線已經嚴重改變,但巴黎人需要聽懂德語的結局似乎沒有什么變化。 歷史上,7月19日普法戰爭爆發,43天后戰無不勝的拿三陛下率領十萬法軍在色當投降,2天后巴黎爆發革命,4個月后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整個戰事只持續了半年時間。 目前來看,歷史的進程似乎大同小異。 對法蘭西來說。 失去拿三陛下:士氣-3,治安-5,財政-2,舉手禮速度-5,復仇主義+3,組織動員+2,軍事指揮+3。 與明作戰:獲得士官經驗-3,將領能力-5,部隊訓練度+5,壕溝戰思潮+200% 總得來說,如今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比起法蘭西第二帝國反而要略微難啃一些。 對于普魯士來說,明械師增加的戰斗力抹平了提前兩年發動戰爭的劣勢,無限豬肉供應抹平了法國人訓練度的上升。 因此總體看來,戰事依然有望在半年內,也是在1868年10月中旬以前結束。 若果拖得太久,英國攪屎的棍子就要伸過來了,這是普魯士人絕對不愿意看到的。 當然,對于朱富貴來說,他又不是德棍,不像精德那樣對于德國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朱富貴與威廉和俾斯麥的關系,用一個成語來說,就是李莊白肉,表面兄弟,雙方完全是因為利益走在一起的,毫無感情基礎。 所以朱富貴自然是希望這場戰爭拖得越長越好。 在《明-西貢條約》簽訂的當天晚上,大明天子在臨時行在設宴款待西宮總督卡內斯特伯爵。 當然,卡斯內特已經不以法蘭西伯爵自稱了,他現在稱呼自己為漢傳佛教的麥肯活佛。 朱富貴也不清楚為什么他要給自己起這么一個名字,也不理解漢傳佛教什么時候又活佛一說了? 莫非是肉身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