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不知道的事還多,不過我倒是知道有人比我更了解唐代宮廷里的東西。” “誰?”蕭連山問。 “武則天或者上官婉兒也行。”我一本正經(jīng)的對他們說。 “對啊!還有誰能比她們更懂唐代文物……”越千玲興高采烈地的說到一半,表情又黯然下去。“秋諾是魏雍的人,想必武則天和上官婉兒兩人的身份,魏雍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我們在大爺海出事后,魏雍只手遮天,定不會放過她們二人的。” “那也未必,秋諾急于得到她們二人的長生不老之法,可以我了解的武則天和上官婉兒剛好又是不懼生死之人,秋諾一天問不出來就會一直留著她們。”我來回走了幾步很肯定的說。“之前我們是無能為力東躲西藏,如今改頭換面而且我的九天隱龍決也今非昔比,回去我還真打算把他二人先救出來。” “既然這東西需要她們幫忙才知道,就別墨跡了,看看其他兩樣是什么?”蕭連山急切的問。 我隨手拿起一張絹布,上面畫著的是一個雙筒式玉杯,杯身把體一側(cè)鏤雕鷹熊,鷹在上,熊在下。 “這個我知道是什么!”越千玲看了一眼就很有把握的說。 “英雄合玉杯。”我也看了出來。 “這名字夠豪氣,這杯子是啥來歷,咋叫這名字”蕭連山好奇的問。 “英雄合玉杯是明代唯一的雙筒式玉杯,杯身把體一側(cè)鏤雕鷹熊,鷹在上,熊在下,寓意英雄。”越千玲不慌不忙的給他解釋。 我點頭稱是,這張絹布上的圖案倒是簡單,以至于越千玲都能一眼認(rèn)出來,英雄合玉杯多為宮廷大婚使用喝交杯酒使用的形式。 “可是到目前出土的英雄合玉杯相當(dāng)少見,即便是有也殘破不堪,基本沒有完整的玉杯保留。”越千玲嘆口氣無精打采的說。 “明代器皿玉器多藏於宮廷,所以出土很少,民間流傳更少,主要原因是因為器皿用料多、雕琢難度大、造價高,一般人使用不起。”我想了想漫不經(jīng)心的回答。“同時明代也規(guī)定庶人不得使用玉制器皿,這英雄合玉杯看圖上所繪樣式,也是皇室專用,杯身有龍紋刻印,這是帝王所用。” “朱元璋用過的……。”蕭連山聽完一臉苦笑。“你們剛才說這杯子是宮廷大婚使用的,朱元璋恐怕自己都不清楚有多少老婆,誰知道這杯子是誰的。” “上面不但有的龍紋刻印旁邊有鳳棲紋,鳳飾只有帝后才能用,這英雄合玉杯是馬皇后之物。”越千玲眼睛一亮欣喜的說。 “找到主人就好辦了,至少知道上什么地方去找這東西。”蕭連山指著我手里另一張絹布問。“那這個又是什么東西?” “這個最簡單,是朱元璋最喜歡的九龍公道壺。”越千玲一眼就認(rèn)出來。 “九龍公道壺?這是干什么用的?”蕭連山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