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對墨者相當(dāng)熟悉。 一方面是有過在魯國出仕的歷史,魯?shù)乜克危悄叩幕顒臃秶右苍H自前往魯國。 另一方面他最開始跟隨曾申學(xué)儒,曾申就是小時候哭鬧被父親說回去殺豬哄他不哭、結(jié)果真殺的那個孩子。那是無君無父墨家的死敵,墨家的幾個知名人物整日被提及,吳起曾作為弟子,哪里能不知道? 正因為熟悉,所以才疑惑,墨者之中什么時候多出來一個叫適的人? 如果只是在魏斯宮中和宋司城的使節(jié)那里聽過這個名字,也就罷了,可他在安邑城中也是聽過了數(shù)次此人的名字。 一種名為豆腐的、晶瑩如玉的食物,剛剛在安邑出現(xiàn),大為風(fēng)靡。一則是柔軟好吃,二則價錢不貴,吳起也吃過一次,確實可贊。 問及此物,說是墨者名適的弄出的,各大城邑均有。 一種新的吃麥的方法,也開始在安邑出現(xiàn)。吳起也是第一次見到了作為雜糧的麥子竟然有如此多的吃法,嘗到之后也頗多贊賞。 再一問,又是墨者名適的弄出的,各大城邑日后均有,還說什么宋地種植了宿麥,秋季種植春日收獲,日后此物必將風(fēng)靡中原云云。 本來只靠那地瓜、土豆和玉米,吳起對適便已經(jīng)很有興趣,等到聽到宿麥之說的時候,吳起心中更是一動。 連夜,在安邑設(shè)宴,邀請宋上卿司城皇父的使者,以作問詢。 他在西河名聲已顯,可謂已名動天下,面對一個弱國上卿的使者,也不必客氣,直奔主題,問起了適,也問起了宿麥之事。 “適這人,年齡約在十六七歲吧。原本只是商丘鞋匠之子,不知道哪里學(xué)到的本事,但終究身份低賤。” 吳起不動聲色地嗯了一聲,心中卻頗不以為然。他是覺得有能便可舉的人,也根本不在乎什么血統(tǒng)尊貴,魏宗能有如今的局面,正是因為如此,才能招致各國人才。 若是重用公族,怕是魏要完,吳起瞧不起公族中的那些人物,即便年紀(jì)輕輕便能領(lǐng)兵作戰(zhàn)的公子擊在吳起看來也不過如此。 不過他也算是明白為什么自己沒聽過這人的名字,原來是新入的墨者,又問起了宿麥之事。 “宿麥在商丘城外村社種植,卻沒什么用。冬季需要演武,若是種植宿麥,哪里還有時間演武呢?再者若是便植宿麥,冬季又去哪里演武呢?冬季本是田獵、圍獵、鄉(xiāng)射的季節(jié),這樣可不行。” “況且我聽說若是種植宿麥,需要明年春天五月收獲宿麥,接著種植下一輪作物,如此一來,庶民不演武,國家必弱……” 使者說的也沒錯,這是按照原本各國的軍事制度來的。村社和土地授田制度下,農(nóng)兵合一,村社自治,平日演武,征戰(zhàn)時直接征召,不可能讓農(nóng)夫把所有時間都花在種植上。 可吳起聽到這番話后,心中驀然一動,臉上差點露出激動神色,深吸一口氣穩(wěn)住了心神,暗道:“此法大妙!正合武卒軍制!何需全民演武?有三萬武卒,便可勝十萬農(nóng)兵!” 他要變革的不只是陣法和訓(xùn)練,而是兵制,所以這個在宋人看來并不是大事的事,卻讓他覺得簡直是一件不能再大的事。 他不只是將軍,而是可以出將入相的大才,自然比這使者看得遠(yuǎn),也比那只知道內(nèi)斗奪權(quán)的司城皇看的遠(yuǎn)。 非能出將入相者,不能知道此物的妙處,而他恰好是這種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