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適道:“既如此,您可以用這些利息,市恩于民,讓他們?yōu)槟鷣響?zhàn)斗。這是短期可以用的辦法。民眾既得了利,也算是我們墨家利于民眾的說辭。” 魯陽公一聽這話,心頭頓時不滿,搖頭道:“借貸償還,這是天地間的道理。” 適點頭道:“這的確是天地間的道理。可是您作戰(zhàn),得以封魯陽,而民眾廝殺卻一無所獲,這不是他們所認為的道理。既然他們不能得利,又憑什么跟隨你廝殺呢?” “你舍棄這些利息,作為恩情售賣給民眾。民眾無法償還,也就只能用鮮血來償還,到后來保住的不還是您的富貴嗎?” “一年放貸,得息不過十萬。十萬錢市恩于民,可以保證這一次民眾有戰(zhàn)斗之心。” 適伸出了小拇指,示意這是那得錢十萬的利息。 又將整個手攥成一個拳頭,說道:“這是您的封地,是當年受封的祭祀家廟。” “如果一定要您選擇,你會選擇割掉小指留下拳頭呢?還是愿意直接把拳頭割下去呢?” “這是我能為您想到的辦法。如果您覺得這不能夠聽從的話,請您另請高明,這些武器作為交易我們已經送來,后續(xù)的也會慢慢送來,卻不會再出一言。” 一句另請高明,頓讓魯陽公無言。 他知道這一次晉鄭聯(lián)軍很可能攻打魯陽,如果不攻打,按照適說的那么做,就賠掉了許多錢。 不在于賠不賠錢的問題,而在于民眾出于封建義務,跟隨他出征作戰(zhàn)是理所當然的義務,現(xiàn)在適卻認為這義務不合理,甚至需要用恩情來交易,這讓魯陽公覺得有些不舒服。 趙國開了軍公爵的濫觴,也就等于先在周禮上撬開了一個口子:封建義務不是天經地義的,如果是天經地義的道理,那么只需要教化民眾就行,根本不需要談及戰(zhàn)爭所得的利益。 可經過這些年的發(fā)展,民眾已經逐漸覺醒,沒有利益誰也不想打仗。 這就是一種思想的交鋒,不只是舍不舍得這些錢的問題。 然而現(xiàn)在魯陽公沒法另請高明,因為適再說這些之前,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了。 晉鄭聯(lián)軍一旦勝利,不管大勝還是小勝,魯陽公的日子都不會好過,封地要么被魏韓占領,要么就是被王子定收回……到時候收回,魯陽公連反抗之力都沒有,國內貴族會咬,北方的魏韓一樣會威脅。 指望別處的封君縣公救援,這也基本沒什么指望。一部分是支持王子定的,另一部分根本就不太容易調動,楚王也不可能親自出征,因為郢都不穩(wěn)還需要部隊保持軍事優(yōu)勢壓制可能叛亂的貴族。 適看著魯陽公面帶遲疑,話語里便帶了幾分譏誚,說道:“若是您平日治政嚴明,賞罰有度,我又何必給你出這樣的謀劃呢?商丘一戰(zhàn),你固然知道最后墨家穿陣成盟,可您也不要忘記商丘城內可是發(fā)生了變故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