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倒不是說和適一樣只有一個名字,滕國是武王十四弟的封國,自然姓姬,可以稱之為姬特,也可以稱之為滕特,總歸是有姓氏的。 估計越國當(dāng)年也是怕貴族們圖謀復(fù)國,所以該殺的殺,該趕走的趕走,這倒是省了墨家后續(xù)要做的許多事。 滕國不比吳國,吳越相爭,吳國雖敗,但是根基猶在,越國也只能籠絡(luò)不敢說將吳人都?xì)⒔^,所以才有了墨家可以在吳地活動得到了許多吳國貴族的親近。 滕國小國,越國對那些貴族也就不需要講什么情面,真敢維護(hù)周禮的那幾個國家都在忙著打仗,三晉又和越國合力,魯國給越王駕車,自然是連個屁都不敢放。 逃亡的貴族日子過得不會太好,但至少還可能混個俸祿,留在這里的就比較慘了。 這位姬特因為算是貴族出身,所以沒什么本事,只能做得錢最少的傭耕者,混口飯吃。 這時候雇工分為流傭和助耕者。 流傭一般都是有點本事的小手工業(yè)者,墨家內(nèi)部也有不少是這樣身份出身,他們沒有資本,只能依附于一些手工業(yè)的豪民,憑借手藝吃飯。 助耕的,基本就是只有一把子力氣,比如這位貴族后裔姬特,除了在地里面種地別的不會干,也只能干這個。 適對這種雇傭關(guān)系也不陌生,很多大城巨邑都已存在,甚至還有了專門的“傭肆”,也就是勞動力市場,一群人在那等活兒等被雇傭。 適心說,這位有繼承權(quán)的貴族倒算是先體驗了一番民間疾苦,不過也沒意義,也就是個傀儡罷了,要不是現(xiàn)在還不敢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哪里需要這么一個人堵住諸侯的嘴,別讓貴族們太緊張。 再者,姬特也就空有一個血統(tǒng)身份,而且還是旁支。因為復(fù)國肯定是要借助大國的力量的,最后登上君位的肯定就是那些逃亡出去的貴族,估摸著姬特也從沒想過會有“這樣的好事”從天而降。 想到這,適便笑道:“這樣,帶我們?nèi)タ纯催@位考公之后。” 滕叔羽兩眼頓時放光,雖不敢問,卻也覺得這其中必有緣故,否則怎么可能會對這樣一個人感興趣?若將來復(fù)國,自己豈不是也算是功勛之輩?雖不比晉之六卿陪同文公逃亡那樣的功勞,但怎么說也會有封地之類的東西吧? 想到這,心頭火熱,急忙引著適前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