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 破城有術血未沾(五)-《戰國野心家》
第(3/3)頁
在越地,王上只需要在城中擊鼓,這些農夫就需要在城門前集結,隨軍出征。
他們不是君子軍,只是農夫。
他們之所以出征,只是因為習慣,一種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習慣:做人,貴族封君和王上只要征召,自己就要去,這就是農夫。
不但要出征,還需要耕作公田、修繕宮室、有些隸屬于封君的還要為封君勞作。每旬十日,要為封君勞作五日,才能忙碌自己的事。
狩獵、圍獵、為封君鑿冰、挖掘冰窖、收割封君領主的土地、修繕封君的房屋、收割蘆葦、收獲鳥田……
這一切數百年甚至千余年都是這樣過來的,打仗死了便死了,什么都得不到,只留下傷悲的家人,留下的兒子還要重復自己的生活。
這一切都是這樣,他們不知道更好的未來是什么,因為沒人告訴他們,所以他們想象不到對面那些人所想象的未來生活。
他們所想的,只能是一個更為賢明的君王,一位可以善良一些的封君,以及幾年不打仗的日子。
越國尚未開啟最基本的軍功爵制度,連趙氏田十萬庶農工商皆遂這樣的說法都沒有。
最原始的封建義務,已經滲入了每個人的腦海,他們生來如此,習以為常,并認為天下就該是這樣。
越人會抓奴隸,王族公族貴族有大量的奴隸,齊國一戰掠奪了三千戶為奴作為休戰成盟的代價。
而勾踐時代休養生息的時候,所謂生三子會有賞賜的說法,那些賞賜從何而來?總不會是勾踐自己變出來的,而是賦稅而是奴隸而是那些封建義務。
這些東西轉了一圈又溜出去很少一部分返還給越人,這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需要感恩的賞賜,這就足以叫人效命效死,甚至于家中無兄弟超過五十的不需要從軍都可以算作仁政。
因為越人會捕獲奴隸,所以越人相信鷙的話,對面這些人可能會把自己抓做奴隸。
后面就是驚雷擊破城門的滕城,眾人嚇破了膽,不敢回去。
前面只有千人,只要沖過去就可以逃亡回到家人身邊。
這是他們可以作戰的勇氣來源,也是唯一支撐他們拼死沖鋒的最后力量。
可對面那看似稀少的千人,卻一樣帶來了城中那樣的恐怖。
當一枚沉重的鉛彈打在伙伴的臉上直接打碎了臉頰、當沉重的鉛彈打到伙伴的胸口綻放出血花、當沉重的鉛彈擊碎了舉劍的手臂血肉模糊……
一種名為膽怯的情緒,開始在越人中蔓延。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中县|
韶山市|
淳化县|
靖安县|
鹤峰县|
星子县|
精河县|
衡阳市|
宜昌市|
兴文县|
顺义区|
定陶县|
昌宁县|
南昌市|
蕉岭县|
宜昌市|
松桃|
韶山市|
瓮安县|
桐城市|
从化市|
河源市|
新绛县|
木里|
修水县|
河源市|
平安县|
新竹市|
汉沽区|
山阳县|
榆树市|
贵德县|
咸丰县|
平陆县|
永德县|
金华市|
乌拉特中旗|
安阳市|
巍山|
武冈市|
高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