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即便北邊有齊國的威脅,越王翳也明白問罪墨翟這一仗也必須要打。 不過他也清楚,只能讓墨家退讓,卻不可能直接出兵到墨家的老巢,終究若是進了墨家的老巢,那就相當于對宋開戰(zhàn)。墨家在信上摘的很清楚,這一戰(zhàn)是滕考公之后請墨家利與滕而復國,并非是宋國和越國開戰(zhàn)。 此時越國已經(jīng)處在外強中干的地步,越王翳也明白,滕地本是偏僻之地,其實對于越國此時的利益并不很大。 但是,滕國復國,意味著泗水流域的一堆小國都將生出別樣心思。 夫差爭霸之時,罷黜了鄒國國君,勾踐滅吳后又以鄒國國君殘暴為名,干涉鄒國內(nèi)政,罷黜了親魯?shù)泥u隱公,扶植了隱公之子曹何上位,讓鄒國成為了越國的一個附庸國。 當年親齊的繒國,在齊國無力干涉越人的情況下,被越國滅亡。 當年站在齊魯一邊的郯國,也被越國滅亡。 小鄒國倪國,在魯侯給越王駕車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朝貢越國。 季孫師從魯國分出的費國,本來和魯國之間就有斬不斷的恩怨,名義上是魯國的附庸國,但仲尼時代就掌握魯國國政的季孫氏分出立國以換取不再干涉魯國內(nèi)政,所以也在朝貢越國。 現(xiàn)在越王翳明白越國在北方已經(jīng)有些撐不下去了,但是霸權體系一旦瓦解,越國內(nèi)部的矛盾就會總爆發(fā)。 滕國,就是越國內(nèi)部矛盾總爆發(fā)的一個引子。 如果滕國復國且沒有遭到越國的報復,那么這些朝貢國和附庸國很快就會不承認越國的霸權。 這樣越國在北方的局面就會岌岌可危,除了全面收縮之外,別無選擇。 而一旦全面收縮,放棄勾踐時代歷盡千苦萬苦在北方打開的局面,越國將徹底失去成為一個大國的機會,再無翻身可能。 越王翳咬牙切齒的,便是這個原因。如果只是一個小小滕國,其利益不足以冒著齊國背刺的危險動兵,但小小的滕國牽扯的背后因素太多了。 然而大軍出征,也非易事。 三萬大軍出征,還要隨行一部分農(nóng)兵輜重,還要沿著邗溝征調一批稻米,還要征調吳越當?shù)氐脑饺吮鄙像v守瑯琊防止齊國反撲。 這一切,至少也要一年時間。 越王翳聽完鷙的回報后,就去了以一兩萬人奔襲滕地的想法,越國已經(jīng)敗不起了,再一次失敗將會帶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 滕國。 新任滕侯姬特已經(jīng)即位,在聘用適為相邦之后,姬特做的第二件事就讓滕地百姓大感驚奇。 姬特進駐宮室后,因為沒錢,所以遣散了宮室的所有侍宦,他們都是以此為生的,越人在這里的時候他們也服侍越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