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 天元逼并邊角騰(七)-《戰國野心家》
第(2/3)頁
有意義的義的標準又是什么呢?
墨子說:“上古,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其人茲眾,其所謂義者亦茲眾。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
也就是說,墨家的義,雖然是同一個字,但是意義有時候完全不同。
有時候,這義只是源自內心的一種想法,一種解釋世界的方式。
有時候,這義是特指“墨家”的義。
義本身,是源自內心的一種想法,是解釋世界的一種。
我認為天下應該這樣,那這就是一種廣義的義。
你認為天下應該那樣,那也是一種廣義的義。
他認為天下應該是另一種,還是一種廣義的義。
但是,義的好壞標準是外在的、可衡量的。
因為上古時候,一人一義,十人十義,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最終集結眾義,選定了標準的“義”,以利天下。
墨子本身“理性推斷”的上古時代,就是混亂的、沒有公共意志的、絕對自由的時代。
由此產生了十人十義的效果,最終大家總結,得出了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契約,凝結為天下的道義,這就是“選天子”產生的原因。
這就是適魔改的“公共意志”與墨家的“同義”之間如此契合的原因,因為本質上根本就是一回事。
墨子又說“志以天下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
換而言之,儒家的仲尼是義人啊,他是義的啊,他是有志于天下為芬、想要有利于天下的人,而且他很有能力……
然而并沒有卵用,天下“不必用”,沒人用他的義,他的義也不能讓天下人得利,所以不對。
墨子不會攻訐孔子“不仁不義”,但是用了一個巨大跨度的邏輯論證,證明一件事——仲尼仁義,但是沒意義。
最后,墨子又用巨幅篇章,論證了一件事:
一人一義,十人十義,唯我墨家的義,可以使天下百姓交相得利。
所以,只有我墨家的義,是有意義的、應該成為眾人統一的義,別的學說的仁義你們自己在心里面玩去吧。
重要的,不是解釋天下,而是行之有效的改變天下。
也所以,墨子長篇論證之后,牛哄哄地宣告天下:“墨家的義足夠用了!舍棄我的學說、主張而另外思慮,這就象放棄收獲而去拾別人遺留的谷穗一樣。用別人的言論否定我的言論,這就象用雞蛋去碰石頭一樣。用盡天下的雞蛋,石頭還是這個樣子,并不能毀壞它。”
往大了說,這個驗證是否是利于天下的義的標準,是能否做到最終的“兼相愛、交相利”。
往小了說,這個驗證“義”是否有意義、是否有實踐必要的標準,就是那墨家三表。
“天下貧則從事富之乎?”
“人民寡則從事眾之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岱山县|
富民县|
廊坊市|
边坝县|
平舆县|
榆社县|
乐至县|
北辰区|
新乡县|
张掖市|
平山县|
铅山县|
元江|
杭锦旗|
陆河县|
翁牛特旗|
墨玉县|
高尔夫|
康马县|
双鸭山市|
崇左市|
青神县|
孝义市|
嘉兴市|
西林县|
西林县|
新化县|
攀枝花市|
永仁县|
广元市|
武山县|
晋中市|
元氏县|
林口县|
乌审旗|
玉树县|
蒙阴县|
东山县|
博爱县|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