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五九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一)-《戰國野心家》


    第(2/3)頁

    主要是造紙這行賺不到什么暴利了,墨家自己不想要了,而且又實在缺紙,就散布出去。

    庶輕王村社的造紙作坊,主要靠的就是兩個原本在墨家作坊做工的人撐起來的,其余人也多是勞力,當初墨家扶植的時候就說的明白,這造紙作坊那兩名工匠得有一筆股。

    現如今很多村社都有村社自己的產業,手工業很賺錢,可是土地又舍不得扔了正式變業,便采用了這樣的辦法。

    有榨油的,有造紙的,有彈花的,有做木器的,多是靠回到村社的第一批本地墨者在義師中學到的支撐起來。

    現如今已是九月,剛剛前往鄉公所繳納完了村社今年的稅糧,各家準備了冬天的馬草,剩余的一些秸稈之類就浸泡到原本的浸麻池中,泡爛之后明年砸漿以撈紙。

    棉花在沛縣普及之后,很少有人再種植麻了,原本泡麻的池子也就正好用來泡紙料。

    庶輕王此時做的,就是在往里面扔料,后面幾個人推著幾輛墨車,里面裝著石灰,聽著旁邊一名工匠的指揮準備往里面加。

    推車的人就像是平時閑聊一樣嘀咕道:“石灰的價又漲了,那幾個村社這幾年可是賺的多了?!?

    另一人道:“那也沒什么。墨家已經定了咱們明年的紙,錢都商量好了,總歸有得賺。”

    庶輕王笑道:“那也得做好才行,去年有村社做的不好,根本不達標準。不收不說,在鄉公所還被人嘲笑了一番,我可不想咱們這樣沒顏面。”

    他現在不到三十,正值壯年,穿著一身義師的舊軍裝,下身是條靛藍色的褲子,腰間用一條棉布的腰帶系著。

    偶爾出門的時候,會在胸前佩戴上那三枚黃銅的獎章,走路的時候每每引來不少人的注視。

    家里一切都好,這幾年家里人開了一百二十畝地,弟弟是為數不多跟隨適學習的孩子。

    姊妹都嫁了出去,家里的鐵器和牛馬都贖買完畢歸了自己,去年在歸了自己后馬生了個駒子,若是早生一年還要送還墨家,去年贖買完畢生出來的,便是自己的。

    妻子去年又生了對雙胞胎,現在自己有了四個孩子,倒也不愁。若是聰慧些,就像小弟那樣去學堂上學,不聰慧就從軍,或是將來長大后分家,分出去的墨家也會組織共耕社去開墾荒地,總不會地越來越少。

    沛縣不收人頭稅,只按照土地的畝數來收,孩子越多,家里的勞動力也就越多,而且還可以組織墾耕,當真是生的越多越好。

    雖說沛縣都知道墨家人說話和和氣氣,但要是隱匿土地畝數,被查到,那可是大罪。

    庶輕王退回家中的這兩年,日子過得很好,父親每每喝了點酒嘮叨起來的時候,總會說說當年墨者沒來之前逃亡沛澤的日子,也會感嘆下如今真是好時候,只要肯做總能過好。

    平時他就在家中忙碌,秋天的時候組織一下村社居民去鄉里繳納稅糧,每隔兩個月去鄉公所里和鄉里的其余墨者學習一下墨家的道義,日子極為愜意。

    有時候也會懷念下自己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距離以往覺得遙不可及的楚王只有三尺的那一瞬間。

    但更多的時候,想的都是怎么樣好好生活,活的更好,對得起加入墨家時候的“利天下”的誓言。

    回來的時候,適代表宣義部和他們這些第一批退回來的人講了許多:利天下的方式很多,回去也未嘗不是一種利天下的行為,憑借這些年學的東西,把村社弄好,交相得利,那也就算是利天下了。

    前些日子,義師出征幫助滕國復國,算是件大事,他組織了村社的一批農夫隨軍,跟著出去轉了一圈,看著義師如今可以不死一人攻破一國都城,不由也興奮感慨。

    原本以為要打許久,誰曾想在麥收之前民夫就全部遣散回去,又沒耽擱農地的事。

    今年年景不錯,村社多是新墾地,而且沛澤鄉的灌溉水渠經過村社,秋天又是個豐收年,家家堆滿了玉米黃豆,家里的牛馬也吃上了玉米料,偶爾還能吃點豆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襄樊市| 灵石县| 苗栗县| 申扎县| 峨眉山市| 湖北省| 黄大仙区| 萍乡市| 册亨县| 阿勒泰市| 高碑店市| 永济市| 石楼县| 桂阳县| 涟源市| 太康县| 岢岚县| 怀仁县| 清水县| 理塘县| 东乌珠穆沁旗| 奈曼旗| 金门县| 新津县| 中方县| 西宁市| 工布江达县| 沙洋县| 沙洋县| 固始县| 利辛县| 青龙| 新兴县| 肇州县| 台安县| 冕宁县| 博白县| 宣汉县| 定安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