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日召集群臣,就是為了商定這件事。魏斯已老,知道自己可能時日無多,自己若死,國內不穩,主少臣疑,那時候不能用吳起,也不敢用吳起,因而只有現在還能用吳起為帥,力求在死前把王子定這張牌打出最好的效果。 若得大梁,那么鄭國的酸棗等城,也可以搶到手,與韓國瓜分掉鄭國,用鄭國的尸首獲取韓國的支持,繼續壓制趙國。 趙籍一死,他弟弟為了保證兒子將來上位,就必須要和魏國結好。 魏斯心想,這樣一來,自己死前就算是留給兒子了一個完美的環境。南下、西爭都可以,只要不是太過愚鈍,魏國的局面就算是打開了。 這種時候,招惹自己根本無力染指的泗上墨家,全無必要。而墨家給出的條件,也已經足夠優渥,也似乎真的有那么點“利天下弭兵”的理想主義色彩。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墨家的實力足夠強大,有資格與大國會盟了,越王翳送了墨家一份大禮。 如今魏斯放眼望去,李悝已老,田子方、段干木也都垂垂,自己能夠托孤的,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吳起、西門豹、北門可這些此時已經五十余歲的人。 魏國不能讓公族做大,以至于出現楚國的窘境;又因為出身于三晉,更不會允許吳起、西門豹這些非公族的軍功臣做大,因為自己就是搞這個起家的。 他也明白,吳起為相,于魏國是最好的選擇,可于他的家族卻是最危險的選擇。 如今他已老,生前所能做的最后兩件事,也就是保證齊國沒有南下泗上發展的路、擊敗楚國分裂楚國,將一切都給兒子鋪好,指望著吳起、西門豹、北門可這些老臣執政的十年時間內穩固下來,在之后的事,他也看不到了,也不愿意去想了。 兒孫自有兒孫的事,他只要做好十年之后的打算就行。 此時魏國群賢尚在,才智之士濟濟一堂,與墨家會盟之事略加討論,魏斯見眾人并不反對,便示同意。 魏國如果參與,那么韓國就會參與。韓魏參與,齊國就要參與。韓魏齊參與,那么魯、宋就會參加。 如此一來,墨家給出的會盟地點,是宋國的孟渚澤。 魏斯年歲已大,不可能親自參與,便讓翟璜參與此次會盟。 除卻會盟事外,墨家還提出了一個有些古怪的提議,希望魏侯能夠派出十名壯勇之士,向西出使,看看天下到底有多大。 這件事其實魏斯并無多大興趣,甚至說是毫無興趣,只不過聽起來這件事有些古怪,眾人也都覺得墨家終究還是個學派,想要探究這些毫無意義之事,實屬正常。 眾大臣商量了半天,也不知道墨家這是要干什么,只以為墨家是在和楊朱、列御寇等人斗氣。 會盟之事都已經商定下來,這件事也不差什么,魏斯當即決定,便選二十名精銳武士,跟隨墨家使團出使西方。 選拔的時候,又知道墨家還要聯系秦、趙等國,便告知這二十精銳武士,勿要墮了魏國名聲。眾武士欣然領命,各有賞賜,自不必提。 ………… 泗上,滕城。 越王翳已經被俘兩個多月,這兩個月他被關押著,雖然不少吃穿,可是原本的王者氣度卻被兩個月的關押消耗殆盡。 這兩個月,他也并非暗無天日,而是每天可以和被俘的大臣貴族們見見面,一起放放風,吃的東西也逐漸可口……雖然需要記賬,但越王翳欣然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