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三條路-《戰國野心家》
第(2/3)頁
富者開始養育馬匹耕牛,堆積肥料,能夠種植各種作物配合泗上的工商業發展;貧者經營不善,稍微出現點意外就難以維持,最終賣掉了自己的土地。
一部分富者擁有數百畝的土地,開始雇傭農工勞作。
貧者要么成為雇工,要么逃亡泗上。短短七八年時間,雖然不至于過于嚴重,但是痕跡已經非常明顯。
這兩種模式,都是泗上默許的,甚至是支持的。
一方面不用擔心不穩定因素,泗上的執政能力和財政能力,哪怕工商業沒有發展,也足以消化掉這些人口開墾新的土地。
另一方面,泗上工商業的急速發展需要原材料、需要糧食、需要人口做工。
尤其是伴隨著這七年的擴軍備戰,工商業發展更為迅速。棉布紡織、木料加工、造船、油料、漆皮等和擴軍備戰息息相關的行業發展極為迅速,利潤極大,到處都缺人。
然而泗上的村社作為穩定的兵員,政策是不允許出現宋國的這種情況的,泗上人口三十年不算遷徙逃亡而來的,自然增長也遠超從前,可仍舊難以彌補這么大的用工缺口。
再加上政策傾斜保護泗上村社的穩定,更不可能從本地獲取大量的廉價人口。
經過七年前的同義會之后,也確定了“樂土”的階段性發展的道義,使得這兩種模式都算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嘗試。
這種嘗試對泗上有利,但是對于那些失去土地逃亡的貧苦農夫而言,自然無利。
春秋時代的村社傳統和井田制思想殘余,在一些失地者那里頗有些回流反動的意思。
譬如村社土地不能買賣、人死之后重新授田、村社自治之類的思潮,也開始有所流傳。
于是便出現了第三種模式,和泗上的村社制度有點像但又完全不一樣的模式。
這種模式算是農家空想的一種嘗試,和墨家推動工商業發展和啟蒙萌芽的道路完全是相悖的。
一方面農家不重視手工業,認為應該做到市賈不二價,賢者與民并耕,他們的出發點不是為了集中資本發展工商業打下基礎,而是一種空想之下的反動回溯。
另一方面農家控制的地方工商業不發達,始終處在一種被泗上傾銷的地位,他們卻又不集中力量當然也沒有力量發展工商業。
若是在偏遠地區或者遠離泗上這個工商業極為發展的地區,這種小國寡民村社自治市賈不二價賢者并耕的空想也是可以實現的。但偏偏距離泗上太近了,巨大的沖擊之下,出現了太多的問題。
本身這就是一種托古的平均空想,農家的那一套屬于是對社會變革的恐懼。一方面要忍受貴族封建制的剝削、一方面又要承受工商業者的利潤,再加上距離泗上太近,不出問題就鬼了。
泗上的村社模式投入太大,需要的識字人口太多,需要一個工商業發展的周邊環境,可以說維持一些泗上就已經是墨家的極限了,不可能拓展到整個天下。
于是在楚國即將被攻破、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必須要作出一個選擇,今后天下的模式是什么樣?
既不能完全按照泗上的模式,因為各地情況不同,不可能同一視之;二則是泗上的發展模式其實就是經濟殖民擴張,吸著四周和天下九州的血養一州,若是將天下視作一個整體,那么這種模式就不行了。
對楚開戰之初確定的原則,就是走第二條道路,放棄第一條道路和第三條道路。
也就是放棄“貴族利用封地封建勞役特權,通過工商業的發展和對農夫的壓榨而轉型”的這條必然會保留大量封建殘余的路。
也放棄了“復古”的井田制村社變種。
也就是說,采取分地、貧富分化、自然兼并的發展政策。
一方面人少地多,真要是出了事,周邊有的是土地可以移民,只要執政能力夠強,再多數倍的人口也沒問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谢通门县|
巴林左旗|
常山县|
民丰县|
黄平县|
嘉峪关市|
佛学|
华容县|
介休市|
弋阳县|
巩留县|
SHOW|
沁水县|
乌拉特后旗|
鄂托克旗|
浦江县|
金溪县|
宝丰县|
晋州市|
庄河市|
扬中市|
枣阳市|
平南县|
砚山县|
克拉玛依市|
定州市|
依兰县|
繁昌县|
江都市|
阿克苏市|
玉屏|
霍林郭勒市|
商都县|
闸北区|
黄大仙区|
庄浪县|
双峰县|
桦南县|
通渭县|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