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九十二章 為何要變-《戰國野心家》


    第(1/3)頁

    二十余日后。

    鄂邑江口北岸的一處村社內。

    此村社名為蘄。

    蘄者,水芹菜也。此地江邊沼澤盛產水芹菜,以蘄為名,或者叫蘄春。

    原本后世的歷史上,漢代便已建縣,等到晉時因為避晉帝他母親的阿春的諱,改名為蘄陽,后來幾經折騰,終于又改回了蘄春。

    此時這還不是縣,只是一個標準的楚地村社,或稱之為邑。

    社者,土地神也,伴隨著農業時代的來臨,各個村社在數百年間都開始立社祭祀。

    此時村社也可以稱之為邑,邑只是聚居地的意思,百人可以稱之為邑,千人也可以稱之為邑,不過按照中原的習慣此地應該叫蘄春鄉。

    這里是楚國一名中士的封地,是標準的封地村社。

    全社名義上的土地一共一成,一成百井,也就是原始的小畝九萬畝的土地,所謂的方圓十里。

    這個九萬畝不是耕地面積。

    然“若通溝洫之地,則為十里。若除溝洫之地,則為八里”。

    這村社一成之土,名義上一共十里,但刨除掉溝渠、道路,實際上只有八里。

    楚地的種植技術落后于中原,雖然一些地方開始學習中原的耕種技術,但蘄春這種此時尚且屬于邊遠地區的村社,還是極為落后的。

    因為落后,所以需要“易田”休耕。

    歷史上最早不需要易田休耕的農業區是魏國,包括魏國也有一些土地需要兩年輪換一次,落后的楚國更不用提。

    既要易田,又要休耕,使得這個村社的一成之土,如果不休耕的話可以養活九百戶,但需要三年易田休耕,故而理論上只能養活三百戶。

    而又因為溝洫的存在,使得十里村社只有八里的實際耕地,故而這樣一個標準的村社,只有正式社員將近二百戶。

    以戶算,不是以人算。

    二百戶人,一共要占據六十五井的土地,這包括需要休耕的土地。

    這些土地是不可轉讓、售賣的,也就是說,這些土地是歸屬于“楚王”所有,農夫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一成之地共百井,社員占據六十五井,剩余的三十五井,便屬于是“藉田”。

    藉者,借也。

    籍者,書冊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平南县| 达州市| 建始县| 定边县| 河曲县| 松溪县| 武城县| 无棣县| 镇平县| 日照市| 永丰县| 华安县| 宜春市| 客服| 静海县| 浮梁县| 宁德市| 高平市| 榆社县| 乌兰浩特市| 江阴市| 曲麻莱县| 布尔津县| 河北省| 六枝特区| 东兴市| 丹江口市| 澜沧| 景德镇市| 镇平县| 关岭| 黄梅县| 双江| 韶山市| 张北县| 唐河县| 大埔县| 措勤县| 杭锦旗|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