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海面上,兩支龐大艦隊漸漸接近,雙方起初并沒有呈戰列線,而是齊頭并進。 密麻麻地堆砌在一起,密集恐懼癥的人肯定看不過眼,想的是最好兩邊統統完蛋。 東南府這邊。 三級戰列艦南海一號(70門炮)由顏常武指揮,南海二號是黑武士西雷斯馬指揮,而東南級戰列艦(東南號和臺灣號,各有50炮),其中東南號是副提督李英指揮,臺灣號由顏東來指揮。 再有八艘北港級五級巡航艦和二十七艘高雄級六級巡航艦(少了一艘高雄級巡航艦,與五艘夜叉級補給艦在后方二十里外之外) 每天戰艦上的官兵都士氣高漲,認定有媽祖的保佑、督軍的領導,大家平時的訓練加上座下的堅船利炮,已方勝利不成問題。 而另一邊的荷蘭艦隊則同樣是趾高氣揚,正如一個老司機,抓著方向盤對他們來說是天生的本能,先前攻打臺灣的失利對他們根本沒有影響,好比是老司機想來個漂亮的飄移失敗而已,但老司機還是老司機,對于海上馬車夫的荷蘭人而言,出航和打炮簡直是小兒科,他們天生就是海上民族,豈是那些窩囊的明人所能相比! 相比于以前,他們的信心爆棚,因為他們的總督斯皮克作了更多的準備,船多炮也多,以前因為生意繁忙,來錢容易,荷蘭人分秒必爭,不愿意打仗,武裝商船到處跑,很難集結,以致于數量太少經常出現打不過過明國落后小船的事情。 而斯皮克大量集結武裝商船達到五十二艘,比對方來的四十艘戰艦更是船多勢眾,如此信心更足。 在擁有46門炮的旗艦“德倫特號”上,斯皮克總督和幾個衣著華貴的荷人上層站在一起,手里都拿著望遠鏡在看。 把鏡頭拉遠一點,“德倫特號”是一艘雙層炮甲板炮艦,與其它荷蘭船相比,它更流線型,艉樓和艏樓的隆起不高! 戰爭是最好的催化劑,從得到的情報,斯皮克總督也把自家的船只與東南府的看齊,也催促荷蘭船只進行類似的改裝(但成效不大),他還把這種船只的圖紙發回給荷蘭本土! 不僅是荷蘭人,英國人在與東南府聯合造艦的時候,也學到了很多,造艦大師菲尼亞斯·佩特不客氣地說他回去也會這樣造艦。 很可能,戰列艦、戰列線將會提前出現在歐海爭霸上?。ㄟ@兩項都是顏大少的首創) 事實是菲尼亞斯·佩特回到英國,即時著手造出了與東南府如出一轍的戰列艦(艉樓和艏樓都大力削弱了高度),并且有74門炮,比顏大少大量建造的三級戰列艦還多出四門炮來! 你進步,人家也在進步,所以說,擁有大量黑科技的顏大少,在沒有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許多科技他都沒有推進,比方說船身釘金屬板當裝甲船來用,船底釘銅板來防腐蝕兼防海以及沒出米尼子彈。 斯皮克總督看著明人的艦隊,問身旁的年輕的副官道:“他們的上將(海軍上將,對大艦隊統帥的稱呼)在哪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