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伊士運河的壯觀讓白皮們欽佩不已! 在浩瀚的沙漠中的運河恍如神跡,據介紹,長度在190公里,其深為15米,寬35米。 來往的船只絡繹不絕,聽聞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更讓白皮們震驚,對于他們簡直不可想象的。 當時最重的戰列艦近3000噸排水量,吃水在七米,寬度不超過15米,蘇伊士運河充分考慮到風帆時代戰列艦的狀況,確保它們能夠通過這條運河。 “哥德堡號”的船上有位白皮的引水員,由南華帝國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派出,是個年輕人,中文名叫做“杜大衛”,是個意呆利人,他的能耐不小,會拉丁語、西班牙語、荷蘭語、英語、法語與中文六國外語。 由他負責為“哥德堡號”領航,除他之外,后面還跟隨著五艘貨船,魚貫而入。 引水員是必須的,雖然能夠通過戰列艦和大型戰艦,南來北往的船只只能單向通行,以避免事端發生。 為了讓不同方向的船只能夠互相錯開,中國人想了一個好辦法,每隔8-10公里左右就建設一個延伸到運河兩岸的河灣,運河中本來就有幾個天然的湖泊,這幾個湖泊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最好的錯開船只的港口,讓船只在這里等待避靠。 單日是紅海來船往地中海方向,雙日則是地中海來船往紅海方向,由引水員來保障實施。 在“哥德堡號”的前方,有四艘撓槳船拖船,形成2*2的陣列,粗大的纜繩拖沓著“哥德堡號”,拉著它緩緩前進。 風帆時期的運輸,忒夠麻煩,雖然風帆船在海洋中可以借著風力行駛,但在運河中顯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從地中海往紅海的速度要快于從紅海往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連接紅海與地中海,由于紅海位于赤道附近,沿岸大部分是沙漠氣候? 周圍無大江大河注入? 氣溫高而蒸發強烈,造成海水鹽度高? 是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海? 導致紅海的海平面下降。 地中海的情況與紅海恰恰相反,所處的緯度要高于紅海? 蒸發弱且不算,周圍還有多瑙河、尼羅河等大河注入? 海水鹽分大大低于紅海? 海平面略高于紅海,所以,地中海海水就沿著蘇伊士運河自北向南流向紅海。 即使如此,還是得依靠拖船以加快速度? 提升蘇伊士運河船只通過率。 看到了四艘撓槳船在前方劃著? 那么這支船隊就動用了二十四艘拖船,花費的人力不少。 埃里克森無聊地與杜大衛交流,問他道:“中國人有那么多的劃槳奴隸嗎?” “有的!”杜大衛很健談,埃里克森給他送上朗姆酒和茶水后,他就倒水竹筒般地將他所知道的東西都講出來道:“那些劃槳奴隸一部分是苦役犯? 一部分是阿三,還有一部分是奴隸? 來源充足!” “奴隸,都是白奴嗎?”埃里克森金發碧眼? 是個不折不扣的白人,有著白人至上的強烈情感? 敏銳地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