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和田中將知道,干得好了,以逸待勞的日軍能與前方的部隊一道里應外合、反打個人民軍措手不及;當然干得不好,他將連他的師團部一起陷進去。 關東州、朝鮮戰場上日本陸軍師團部被端的事到目前已經有3起了,陣亡了赤井春海、寺內壽一、林銑一郎、福田彥助四位中將師團長和村風長太郎中將司令官。一著不慎,他接著做第六位陸軍中將完全不會有疑問。 他的命不足惜,但帝國不能再冒險損失一位中將師團長了,那將是對日本陸軍最大的嘲諷。之前的損失,他們可以用中國人的突襲來解釋掩蓋,但在久邇宮邦彥王舉全國之力和人民軍對峙時仍發生這樣高軍階軍官陣亡的事件,是不能原諒的。 作為帝國高階軍官,在某種程度上,他的命也不是自己的。 最終,他選擇了在人民軍沒有合攏前迅速突圍,以最少的代價挽救帝國的名譽。當然,他還存著一絲念想,待天明后再與平澤的日軍會合,重新與人民軍決一雌雄,并伺機解救他的部下。 不知道他做得對不對,反正在他努力沖出人民軍的合圍之后,包圍圈中的近2萬名日軍幾乎沒有再出來的。 這個時候,絕大多數的日軍還不知道他們的司令官已經退卻。他們在黑暗中緊張地與人民軍對峙,由于被分割包圍,他們完全處于被隔絕的狀態。好在各級軍官都在,指揮系統仍很完善,而且戰壕里的彈藥給養都很充分,為他們的死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正是這種良好的條件,讓2萬日軍敢于作困獸之斗,反而減輕了人民軍用于狙擊的部隊的壓力。因為按照設想,對一窩蜂撤退的日軍進行阻擊,是戰爭中最大的災難----日軍的戰斗力絕對值得敬重,而其渾不畏死的倔強可以讓任一個射手打到手軟,除非是天生冷血。 第27軍可是預備以那支千余人的裝甲步兵的犧牲為代價的。 當然日軍有限的幾位旅團長、聯隊長們有的是知道和田龜治的消息,畢竟還是有電臺可聯系,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也不敢擅自突圍。 一是和田走得匆忙,沒有詳細說明下一步的戰法;二也是通訊條件落后,除此之外晚上又不能輕易地派出通訊兵進行聯絡。各自為戰式的突圍既為戰術規定所不符,反而龜縮在巢穴中頑抗待援更合適。 對這個結果,張漢卿是欣喜莫名的,藤原淺香隔著溫暖的被褥都能聽到他的狂喜。他在電話里激動地命令:“后繼部隊立即跟上,一定要在日軍突圍之前打造一個鐵筒似的包圍圈!要不惜一切代價攔住日軍的救援!王猛副團長和他的六百多位烈士的仇能不能報就看你們的了!這些日軍的存在也將是談判最好的砝碼!” 戢翼翹忠實地執行了這個命令,其實在此前他們已經有了決斷,也已經雷厲風行地執行下來了?,F在,只是讓這個執行力度更大而已。 幾天前,支援司令部的兩個軍已經悄悄前移,以迎接日軍可能的各種反應。東北空軍也集中了第10、11兩個聯隊的戰機待命,渤海艦隊也加固了從朝鮮西海岸、大連到威海的環渤海灣以及青島的防御力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