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是正在這個關頭,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匯合于一處的呂翁玄與李霖,都因為李長逍的“偷襲”而感到憤怒。 所以鼓舞了一番士氣之后,本來士氣頹靡的李霖大軍再度振奮! 而李霖大軍憑此一往無前之勢,以數量之優勝,一舉殲滅李長逍。 畢竟,按照常理推論,此時的李長逍在解決掉三千士兵之后,肯定會乘勝追擊和李霖大軍迎戰。 畢竟,李長逍一開始派人吸引李霖大軍的火力,正是為了讓李霖大軍后方的壁壘消失。 因為此時此刻李霖大軍經過一番調虎離山的追逐過后,已經失去了后背有長安撐腰的這個優勢。 現在的李霖大軍,背后緊鄰的是大靖的東南部、還有南朝和元晉王朝,可謂失去了一大優勢。 李霖和呂翁玄都以為這就是李長逍的策略,以為李長逍會趁著這個時刻選擇和他們徹底硬碰硬,來一場大決戰! 所以,呂翁玄分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是,他們背后根基不穩,緊鄰敵國,隨時都需要注意敵國的風向,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有人通過來一柄刀。 但最關鍵的問題是,李長逍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局面啊! 李長逍大軍現在所在的位置,就相當于正好被李霖大軍和長安附近城鎮屯扎的守城軍給夾在了中間。 盡管,李霖和長安的聯系因此被李長逍從中切斷了,難以直接呼應在一起。 但,本就占據人力優勢的李霖,怎么也不可能在南方大軍聞訊趕來之前就被李長逍給全殲了吧? 只要南方的大軍聽聞一點點消息,那李長逍就會直接面臨腹背受敵、四面楚歌的局面。 毫不夸張! 簡化一點說明就是: 他李霖這邊有千次萬次失誤的機會,因為他們人多、實力強!占盡天時地利。 可李長逍只有一次機會,一次完全全殲李霖大軍的機會! 只要丟失了這個機會,那么李長逍就是萬劫不復! 從現在這個局面上來看,李長逍幾乎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性! 可,李長逍到底是怎么做到讓南唐江山易主的呢? 秦衣,以及在座的每一位聽者,都是無比期待著這場大戰接下來的走向。 雖然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你謎底了。 但是,這個答案依然非常扣人心弦。 可正在今天這個緊要關頭。 臺上的說書人卻突然來了一句“欲知后事如何,咱們下回再說。” 然后一敲醒目。 直接把所有沉浸在故事之中的人們全都從虛幻之中拉了出來。 有人不滿的喊道。 “沒聽夠,封先生還是再說一段吧!” “是啊!這才哪到哪啊!還沒說到李霖和那李真主碰面呢!怎么就沒了!” “封先生,就為了聽你今日的書,我昨日一夜未眠!今日趕了個大早!封先生,今日就多說一段行不行!就一段!” 聽著滿場群眾的呼聲,秦衣也不由自主地點點頭。 他根本不知道這個封先生到底是什么時候、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聽其說起書來那種游刃有余的狀態。 那種妙到毫巔的節奏控制。 還有故事的節點,情節的張力,幾乎全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堪比最頂尖的一流說書人。 他其實從小打到也沒少聽說書先生說書,各種天馬行空的故事都聽過,各種不同水準的說書先生也都見識過。 所以他自然看得出來,以這位說書人的實力,根本就是和現今蘭摧最如日中天的幾位說書先生一個水平的。 怎么可能在這個資源如此差,地處如此偏僻的小茶莊中當說書先生? 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常年經營客店的秦衣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 藝人也是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 除非是一些滿心情懷的藝人,比如說,某某客店的老板對該說書先生有知遇之人,有飽飯之恩。 或者說,這位說書先生在這個茶莊之中說書多年,有一份情分在,不舍的離開。 否則,誰都希望能夠走上更高的舞臺。 誰會和金銀過不去呢? 自己從前從未聽說過這個說書先生的名號,所以這個說書先生留在茶莊中說書,肯定不是為了什么所謂的情懷。 那就有點奇怪了。 他們荻花客棧所在的位置真的不太好,前文不止一次提到過,距離主街相差好幾條街道。 距離人流最密集的街道也有一段非常不近的距離。 一不占地利,二不占人和的地方。 為什么會突然出現這樣一個實力豐厚的說書匠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