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等到秩序一穩定,朱平安便領著劉大刀等人離開,去往下一個避洪區。 “呸!這些當官的,嘴里說的冠冕堂皇,什么糧食有限、長久之計......呸!我們年年納糧交錢,縣衙里糧食多的都喂老鼠,錢多的都生銹了,還能差我們一個窩頭一碗稀飯了?還不是當官的黑心,這糧食省出來都進他們自己腰包了!” 一個逃難來的災民領了一個窩頭一碗稀飯,一邊吃一邊罵罵咧咧的。 “你說啥呢,我們知縣大老爺不是那樣人。”當地的災民聽到后,對他說道。 “咋,我說的不對啊。呵,我們才來這時,你們給我們說說你們知縣大老爺有多好多好,什么愛民如子,什么兩袖清風,說的天花亂墜,就跟包青天在世一樣,現在呢,連窩窩頭、稀飯都黑了一半!還有什么說的!”逃難來的災民冷笑了一聲,嗆聲道。 “呃......你沒聽我們知縣大老爺說嗎,讓我們忍耐幾日,等解決了糧食問題,不僅會讓我們吃飽,還讓我們吃好。”當地的災民有些底氣不足,畢竟窩頭、稀飯減少是實情,這一點他們怎么也否認不了。 “拉倒吧,這些當官的許諾,聽聽就行了,別當真。幾日時間能解決糧食問題?還讓我們吃飽?!吃好?!天下的烏鴉一般黑!”逃難來的災民冷笑,壓根不信。 避洪區內這樣的聲音有很多,大都是外地來的災民,靖南本地的災民要少一些。 一直到晚上,五大避洪區罵聲都不斷。 第二日,當災民們發現不僅伙食標準降低了,連飯也從原來的一天三頓變成了一天兩頓后,避洪區內的罵聲就更多了,不僅外地的難民罵,連本地的一些災民也加入了進來。 若非各避洪區吸取了昨日的教訓,提前組織衙役維持秩序,不然避洪區的秩序都要失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