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萬年對“朱平安”這個名字一點也不陌生,確切的說,對于近在咫尺的江浙官場圈子以及南直隸官場圈子里的每一個官員,劉萬年都不陌生,作為一名胸懷“一封奏疏動朝野,青云直上坐高堂”夢想的給事中,他對這些官員的身世背景他都調查了解過,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 朱平安者,大明最年輕的狀元郎,座師為當朝閣老徐階,初入官場便名噪一時,不到半年,便官升至從五品的裕王府侍講學士,數封彈劾奏疏,無一失手,拉下馬數十官員,光屁股稽查太倉銀庫,千余名官吏被罰,一時間聲名鵲起,素有“大明第一奏神”之稱;據說青詞功力也不下其八股,進獻青詞,屢得圣心;后因卷入楊繼盛彈劾內閣首輔嚴嵩嚴閣老一案,得罪了嚴閣老,惡了圣上,被為貶靖南知縣。原以為朱平安也就是官場的一顆彗星,倏忽明亮一時,自此也就隕落,再無翻身之日了。誰曾想,朱平安竟然不聲不響的在靖南任上立下了抗倭大功,守一城收一城,斬首倭寇首級八百余,捷報入京城,龍顏大悅,驚動了京城,因功被擢升為正五品提刑按察使司僉事,如今算是炙手可熱的官場新秀。 彈劾如此一位才攪動京城風云、在圣上心中有名、有熱點有話題的官員! 我劉萬年豈不是一下子就出名了嗎?! 朱平安! 你真乃天賜與我! 在古代雖然沒有蹭熱度這個詞,但是道理都是相通的。劉萬年也深諳此道。 所以,太平知縣與劉萬年兩人一拍即合。不出一晚,一封彈劾朱平安的奏疏就新鮮出爐了,劉萬年主彈劾,太平知縣副署名于奏疏之上。 一封朝奏九重天。 很快,這第一封彈劾朱平安的奏疏,就快馬加鞭的送呈到了紫禁城。 這一封奏疏一抵達西苑,就引起了高度重視。 無逸殿有人知道袁煒與朱平安不合,在看到這封奏疏后,第一時間告訴了袁煒。袁煒在看到這封彈劾奏疏副本后,一時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朱平安勾結糧商,以官府名義哄抬糧價,收受糧商賄賂八萬余兩白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