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提及越女劍,賀云腦海當中第一個想到的,不是金庸先生的《越女劍》與《射雕英雄傳》當中的韓小瑩,而是那句“三千越甲可吞吳”。 而原文其實是一副對聯,上聯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下聯則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副對聯正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寫的一副自勉聯。 沒錯,就是那個寫“聊齋志異”的蒲松齡。 蒲松齡寫這副自勉聯的目的,不外乎一個,那就是勉勵自己有志者事竟成,要堅持,要努力奮斗,甚至是臥薪嘗膽。 呃……當然,這些都扯遠了,還是說回正題上。 “越女劍”名阿青,相傳是一名牧羊女,春秋戰國時期越國人,據說自幼拜一猿猴為師,習得高超劍術,并相助越王勾踐練兵越甲三千,最終讓勾踐一舉擊敗吳王夫差,成為東南霸主。 正史上對于這位神奇女子記載很少,但民間與野史對其相傳甚多,算得上先秦時期的一名奇女子,與唐代一代舞蹈大家公孫大娘齊名,都是一代女劍客。 也正是因為如此,金庸先生才會以她的傳說為藍本,寫下了《越女劍》。 而眼前的這份稿子,他繼續往下一看,卻有些出乎意料。 因為這標題雖然寫的是“越女劍俠傳”,可其中內容卻提到了荊軻、高漸離、嬴政、劉邦、項羽這些戰國末期秦朝初期的人物。 其故事主線也極為零散,甚至他連主角與配角是誰都分不清。 而待到他把這份稿子通篇看完之后,他算是明白了。 這哪里是寫什么越女劍,這完全就是把歷史書上的先秦部分與某些不知所謂的東西雜糅起來,再加以自己的想象,寫成了這部“武俠小說”。 好吧! 賀云之所以稱這部小說為“武俠小說”,而不是歷史小說,那是因為,這小說之中提到的歷史人物與正史相差很大,也根本不在同一個歷史時空之下,比如越女阿青與楚霸王項羽,這就是兩個不同時期的人物。 可在這小說之中,他們居然成為了師徒? 呃…… 這還真敢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