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決議遷都-《更宋》
第(1/3)頁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文章不長,此時的官員文化水平都不低,對于這篇文章都很熟悉,意思也都很清楚。
郭浩此時讀出這篇文章,明顯是在告訴大臣,你們都太安逸了,朕不想看到這一幕。
有的大臣心中凜然,確實被郭浩說中了。
有的大臣卻覺得委屈,就比如戶部和吏部,這些年他們是最忙的,他們是政改的主力,郭浩哪次打仗都需要戶部出錢。
古人的道理他們都明白,可他們還是覺得沒必要,郭浩不想說服這些大臣,只是告訴他們他這么做的原因。
“朕主意已定,爾等不必勸諫,即日起汴梁為大宋中京,金陵為大宋南京,幽州為大宋北京。
大皇子郭致堯坐鎮中京,二皇子郭致舜坐鎮南京,朕親自坐鎮北京,怕死的就不要來了!”
郭浩一口氣選了三個國京,大臣們這才反應過來,郭浩去北方,也許不是想定國都。
他留兩個皇子在內地,同樣可以穩定朝局,三個國京都可以作為都城,有危險也可以撤離。
此時此刻,大臣們想的依舊是如何保證安全,這也是南宋出現的原因,很少有人想如何打敗敵人。
郭浩知道他執意遷都的阻擊一定很大,這才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兩京輔政治理天下,只要他這兩個兒子不傻,就能明白郭浩的良苦用心。
這個江山遲早要交給他們,郭浩辛辛苦苦打地盤,最后還是要留給他們。
而郭浩遷都幽州,也方便他謀劃遼國,有女真國的配合,郭浩有把握趕走契丹人。
只要出了內蒙古地界,郭浩就不會再前進,他要的只是華夏的地盤,那只東方雄雞。
至于郭浩說讓怕死的留下,那也不是氣話,中京輔國也是要有班底的,明清兩朝都是這么做的,只不過有皇帝在的地方,才是權利中心。
而其他國京的官員,雖然官職和京都一樣,但影響力明顯不如國都,畢竟皇帝才是最大的官。
不過影響力雖然不大,可只要是朝廷任命的官員,約束力還是有的,再加上有皇子坐鎮,效果也不會太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定南县|
青浦区|
洛隆县|
延庆县|
石河子市|
玉屏|
页游|
本溪市|
溆浦县|
崇义县|
丰原市|
潼关县|
什邡市|
镇沅|
曲沃县|
钦州市|
龙州县|
白山市|
崇州市|
轮台县|
东山县|
皮山县|
济南市|
永清县|
汉中市|
武乡县|
祁东县|
甘泉县|
定日县|
通渭县|
正定县|
顺平县|
平湖市|
黄浦区|
闽侯县|
大丰市|
高唐县|
庐江县|
晴隆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