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大唐農圣》
第(2/3)頁
“好,孫正明此言大善······”
“好個官愛民來,民擁官,君愛民來,民擁君······”
在孫享福這段話說完的時候,房玄齡,李靖,甚至像虞世南這樣的老人,都將勿板拍的啪啪啪響,為其喝彩。
龍椅之上的李世民,此刻,更是感動的眼眶濕潤了,這么直白的認可和夸獎,還獲得了朝堂上這么多大臣的擊節叫好,讓他的成就感頓時爆棚,此時,他多想讓長樂宮的李淵來朝堂上看看這副景象啊!甚至,他現在都有點后悔弄死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了,就應該讓他們活著,看到今天朝堂上這副景象。
待得大臣們擊節叫好的聲浪過后,孫享福又繼續道,“所以,可能成為官員的士人,不應該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是應該要親民,愛民。而且,臣以為,士人只是代表百姓中的讀書人,跟農夫,工匠,商賈,醫師,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都是民而已,所以,朝廷此前落實的公民制度,都將其劃成了二等公民。
只有真正的當了官員,他們才會與普通百姓有區別,因為官要管理百姓,就必須需要有一些權力在身,這也完全是因為治理國家的需要,才賦予了官一定的特權。
士,并不參與國家的管理,國家也沒有給他們身上賦予權力的必要,那么,為何士人的教育,就要高人一等呢?
論為國家做出的貢獻,農夫,工匠,商賈,未必就小于士人,這一點,大家近幾年也都看到了,工商科的舉子,到了地方實習之后,對于國家的幫助,也十分明顯,很多都已經證明了,他們可以成為一個官員。
所以,臣以為,朝廷不僅要將農工商三大群體的教育納入朝廷的教育管理體系,還應該再度向百姓申明,士農工商,只是對百姓職業的劃分,不是對身份地位的劃分,對于所有不同職業的人,實行一視同仁的政策,這樣,才會讓各個職業的人都不會有被壓迫的感覺。”
孫享福這段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既然士農工商都是二等公民,為何你負責士人教育的國子監,享受國家待遇,別的職業的卻都沒有。
你說士人學成之后,是要去當官的,現在,其它三種職業學成了之后,也是要去當官的,而且,你士人也不是個個都要當官,不能因為其中有人要去當官,就把這個職業的所有人的地位都提升,這是不合理的,應該理智的分清楚管理階層和普通民眾的區別,在沒有成為官員之前,不能差別對待,引起其它職業群體的不滿。
這個問題,對于李世民來說,也是一種需要解決的一種社會平衡問題,想要百姓們打心眼里認同公民制度,就應該逐漸的落實這些各方面的制度,這種一視同仁,似乎是最能平衡所有職業群體的手段。
“孫卿所言大善,想要成就一個萬世不朽的國度,就應該有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任何職業階級,在成為官員之前,都應該只是民,對于民,朝廷應該采取一視同仁的政策,是以,朕意,將未來成立的農,工,商學院,納入朝廷的教育管理體系,負責管理的官員的品級,職權,以國子監和善陽醫學院為比照,具體劃分執行,由吏部尚書溫彥博跟進處理。”
李世民出言宣布了,這事情就是沒法改的了,他對百姓表現的和藹可親,那是政治需求。在官員這里,他可是在強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將五姓七家收拾服帖之后,朝堂上,只要他拍板了的事情,基本都是要不折不扣的執行的。
溫彥博出來領旨唱諾之后,關于教育方面的議題,就暫時告一段落了,這只能算是今天朝會的一個插曲,孔穎達就算再怎么不愿意,這種大趨勢,也不是他一個人能左右的,他能左右的,唯有國子監那一畝三分地上面的事情。
所以,回到了正題后的朝堂,很快就議定了幾件正事,首先,李世民宣布復萊國公杜如晦兵部尚書之位,身體已經痊愈的他,不出來為國做事,就是一種大大的浪費,當然,也并沒有撤銷侯君集身上兵部尚書的銜職,事實上,掛了兵部尚書銜的,還有李靖,秦瓊,李績,李道宗等,這是賦予他們一定的調兵權,在某些時候,方便他們走一些審批程序而已,與復職后,全職擔任兵部尚書的杜如晦有很大區別。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区|
青神县|
汝城县|
普兰店市|
屯门区|
吉木乃县|
新竹县|
高台县|
咸宁市|
休宁县|
沾化县|
三明市|
明水县|
连南|
太原市|
黎城县|
略阳县|
罗平县|
洛隆县|
卫辉市|
华阴市|
霞浦县|
嘉峪关市|
襄樊市|
运城市|
祥云县|
淮安市|
金阳县|
太仆寺旗|
剑河县|
宝山区|
瑞安市|
西畴县|
郁南县|
密山市|
万源市|
湾仔区|
班戈县|
防城港市|
房产|
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