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想明白這個環節,當下也就坦言了。 “俺會封神、山海志、東周列國志還有就是今日說的這楚漢爭霸了,一般來說還是封神會比較好說些,神神鬼鬼的老百姓聽的過癮,而且封神無從考據,全憑俺這上下嘴皮子瞎編。” 山海志?那不就是山海經嗎。 駱永勝心里想著,這故事庫也太匱乏了些,宋朝在文化領域的輝煌似乎還真個就只有詩詞比較出名。 唐詩宋詞嘛。 那元朝就是元雜曲。 明清才開始有的章回體小說以及大量神鬼志異的編纂故事。 “老孫頭啊,你平時說不說三國。” “三國?”老孫頭起初還一愣,而后才明白過來搖頭:“俺平素里哪有多少機會看書啊,而且三國志這本書都是人物傳記,看得實在是乏善可陳,忒枯燥了些,怕是拿出來說,都不會有百姓愿意聽哩。” 這下反讓駱永勝來了興致,他說道:“那你有沒有想過,按照時間線來重頭捋一遍漢末到三國歸晉,然后挑出幾個主要人物來充做主要角色,加以你們說書技巧的潤色,圍繞塑造人物這一核心來敘述故事,這樣不就使得本來枯燥的歷史變得生動許多嗎。” 駱永勝的提議還真是讓老孫頭為之怔然,但到底是說書的底子,很快便捕捉到駱永勝提議中的閃光點,細細琢磨一番興致便來了,渾濁的雙眸都亮了起來。 “楚漢爭霸里面,高祖爺和三齊王是主角,還說高祖爺是其母與天龍交合而有娠所產,故自高祖之后,帝所著謂龍袍、帝所坐謂龍椅、帝所臥謂龍榻、帝之軀謂龍體,凡與帝有關之物,皆前冠龍字。 這不就是通過言語修飾后口口相傳繼而傳了數千年嗎,三國志中咱們也可以挑幾個典型出來加以潤色,說不準,也能傳千年哩,老孫頭,到那個時候你的名字可就跟這故事一起流芳后世,不得了咯。” 一聽說可以傳千年,老孫頭更激動了,如果他編撰出來的三國故事可以流傳千年,那豈不是說他一個小小的說書先生,也能做到名垂青史? 可激動之余,老孫頭又揪起了眉頭,支吾道:“如此好事俺本不該拒絕,但員外見諒,俺眼下吃了上頓沒得下頓,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看書編故事啊。” 說著又偷瞄兩眼駱永勝,心里惦記著的,便是這駱永勝能給他找個飯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