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有祖宗里面出現幾個皇帝了,李唐才是天命所歸。 作為太上皇,想追封一下足足是沒問題的,也一點壓力都沒有。 但問題是,晉陽祖祠里面,隴西李家的祖宗,名聲一點都不顯赫。 最有名的,就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 祖父李虎,在西魏時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國之一。 父親李昞,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 名氣不夠響亮,所有人的名氣都不響亮,李淵頓時就犯難了,臉色也不好看了。 在心里腹誹了一翻“祖宗不爭氣”之后,只能喝著小酒,生著悶氣。 恰逢,打突厥勝利了,李淵難得走出大安宮,小酒一喝,就把這句話給說出來了,準備擴建宗祠,追封祖宗。 在場的文臣武將們都閉嘴不說話,李世民不開口,絕對不發表意見。 李世民聽到之后卻出奇的平靜,點頭同意李淵的做法,這也是李世民一直想要做的。 但新的問題來了,祖宗不牛逼,李唐就不是天命所歸。所以,這個問題最終又丟給了文臣武將。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這是一個死結,沒解。 可老程卻不覺得,不知道是喝大了,還是真他媽的虎,“五姓七望那群雜碎,就是做地主起家的。后來才認祖歸宗,為啥出現八家?就是往上面爬,別管是不是祖宗,一個姓的牛逼人物,全都寫在了族譜上。” 于是,就有人給李淵諫言了,大丈夫不拘小節,當皇帝的也必須心寬,祖宗名聲不響亮,那就編造幾個出來,反正大家都姓李,姓氏本就同源,一筆寫不出來兩個李字。 只要自己覺得不尷尬,那就絕對不尷尬。 更何況,當皇帝的都說那是老李家的祖宗,誰敢質疑,就讓關門放老程。 大唐的志士們辦事效率也很高,為了給李淵找祖宗,也是一點節操一點道德都不要了。 于是,翻遍了古籍,終于找到一個人,他叫李利貞。 上古帝王顓頊之後皋陶后代理徵,字德靈,封為中吳伯。在殷紂王時任理官,因執法如山。 為什么不選皋陶呢,就是因為當時的皋陶,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姓不姓李,這是一個有待考究的問題。 第(2/3)頁